作者 李百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7日,2025年“同心·共鑄中國心”甘孜行活動走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活動紅二團團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南充醫院(南充市中心醫院)院長伍季帶領來自遼寧、北京、四川等49家醫院的130余名篩查和義診專家分赴縣醫院、覺姆寺等基層點位,開展醫療支援與幫扶工作。
爐霍縣醫院內,伍季的身影格外忙碌。他與同行的心血管病專家為一位藏族老人指導用藥后,快步走到超聲診區,和團隊成員交流篩查細節。
“針對高原健康痛點,我們提前做了充分準備。”伍季介紹,此次他帶領的團隊涵蓋超聲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兒科等10個專業領域,半數以上是高級職稱專家。考慮到涉藏地區先心病高發的情況,團隊還特意攜帶了兩臺超聲機,組建5人專項診斷組,“先心病治療窗口期關鍵,我們想通過現場篩查,讓更多孩子不用跑遠路,就能盡早發現問題、守住健康”。
此次義診中,伍季還意外重逢舊識。“到爐霍對接工作時,才發現有好多老熟人。”伍季說,大家雖來自不同省份、不同醫院,卻因為“守護健康”的共同目標相聚,“這種為同一件事拼勁的感覺,特別有力量”。
10余公里開外的瓦達覺姆寺,覺姆(尼姑)們在義診位前排隊,輕聲用藏語交流。
覺姆措姆剛從診區出來,手里攥著藥單,臉上帶著笑容。她說,“之前被婦科問題困擾,去外地看病不方便,疼得厲害也只能忍著。”這次義診讓她格外安心,“醫生問得特別細,還教我日常注意事項,心里踏實多了。”她告訴記者,寺里的覺姆們盼著義診,“大家有不舒服的,都會來看看,專家們態度好,我們愿意跟他們說。”
在義診室內,志愿者劉殿軍正為覺姆分發藥品、叮囑用法。他介紹,藥品涵蓋心腦血管、呼吸、止痛、降壓降糖、婦科、消化等品類,是根據高原常見病癥挑選準備,“下午發了近200人次的藥品,呼吸、消化類的藥需求最多”。
來自吉林省遼源市中醫院的醫生陳偉補充說,下午已接診二十余位患者,大多是胃炎、消化功能紊亂等高原常見病癥,這和他來之前做的“功課”吻合,“高原飲食偏硬、氣候干燥,消化系統容易出問題,我準備了針對性的診療方案”。
“這是我第一次來甘孜,也是第一次走進覺姆寺義診。”陳偉覺得收獲滿滿,“能幫上忙,覺得很光榮。”
來寺二十多年的覺姆拉母,反復念叨“他們很好”。她的朋友剛看完關節痛,醫生不僅給了藥,還教了按摩的方法。“我們高原上的人,好多都有關節、心臟的毛病。”拉母說,今天有幾位覺姆去山上干活沒趕上,“她們都念叨著,明天一定要來看看”。(完)
關鍵詞: 聚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