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8日,廣州農商銀行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下稱“中報”)。中報顯示,該集團資產總額14067.06億元,較年初增長3.25%;各項存款余額10147.58億元,較年初增長3.60%;實現營業收入80.37億元,同比增長9.41%,資產規模穩步提升,經營勢能不斷增強,綜合實力穩居全國農商銀行前列。
作為扎根粵港澳大灣區的本土金融機構,廣州農商銀行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省、市工作部署,做深做實“五篇大文章”,不斷加大對現代化產業體系、“百千萬工程”及普惠小微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中小額資產業務核心競爭力和營業網點綜合競爭力,堅定不移走穩走好特色化發展之路,為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局注入澎湃的金融動能。
賦能實體經濟,服務地方發展大局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的天職。今年以來,廣州農商銀行深耕本土市場,加大制造業關鍵領域與重大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全力助推廣州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報數據顯示,該行第二產業貸款較上年末增加48.4億元,增幅8%,新增投放主要為制造業貸款,金融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為更好賦能廣東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脊梁”,廣州農商銀行立足“主辦行”定位,推動廣州市“益企共贏計劃”走深走實、提質擴面。據了解,該行構建“專班服務、專屬產品、專業審批、專項定價、專業賦能”五大專屬服務團隊,針對廣州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組建29個產業專班,包含客戶經理、風險經理及產品經理等超200人;強化專屬產品供給,依托“2+3+N”公司信貸產品體系,為生物醫藥、軌道交通、人工智能、現代商貿等不少于10個現代產業提供定向產品支持;優化流程機制,為納入“益企共贏計劃”的企業建立綠色通道,提高審查審批效率;加強與股權投資、保險、擔保、融資租賃等各類機構聯動,通過拓寬融資渠道、風險共擔等舉措,將碎片化的金融服務升級為全鏈條協同機制,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注入金融“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