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鼓架搭建的花池、綴滿音樂3D彩繪的墻體、獨具創意的提琴樂器體驗館……這里的一切都與音樂有關!走進周窩音樂小鎮,國槐掩映、小巷通幽、樂聲裊裊,八方來客在這里了解小鎮故事,品味優美音韻,流連忘返。
“吹奏薩克斯既可以擁有好的心情,還可以鍛煉人的肺活量、手指靈活度、思維能力……”62歲的周窩鎮周窩村村民郭玉管談起薩克斯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時滔滔不絕,并情不自禁地為游客演奏起《最親的人》以示歡迎。
如果在地圖上尋找,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只是冀東南平原上毫不起眼的一個小點。然而在這里,不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懂樂器。
“我們以當地樂器制造產業為基礎,延展出音樂教育與音樂旅游新業態,在改變了北方農村生活環境的同時,也影響著村民的生活方式,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精神和物質的雙豐收。”周窩音樂小鎮創始人董玉戈表示。
2012年,武強縣依托周窩村20多年的西洋樂器產業基礎,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并按照“一門一景、一戶一品、體現靈性、各具特色”的原則,包裝改造具有創意特色的民宿、咖啡屋、樂器體驗館等院落80多套,并新建了周窩音樂體驗中心、世界樂器博物館等場館及26套高端民宿,將周窩村全力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音樂小鎮。
“現在的周窩村很美,音樂氛圍濃厚,能讓人的心靈沉淀下來。這里每年都舉辦大學生音樂節、麥田音樂節等很多音樂活動,會來很多大師級的音樂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尹江山大學畢業后便來到周窩村,在璐德藝術學校當了一名鋼琴老師,同時也是麥穗咖啡屋的駐村歌手。除了白天咖啡廳的駐唱和晚上給孩子們上鋼琴課之外,他更多的時間是在不斷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追逐著自己的音樂夢。
為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小鎮先后對村里的水、電、路、暖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并新建了周窩音樂小鎮服務中心、中心敬老院及污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等設施,全村家家戶戶普及了衛生廁所、健康廚房等。充滿活力的周窩音樂小鎮先后獲得“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全國最美村鎮”“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等多項榮譽。
在打造音樂小鎮的過程中,武強縣積極推進鄉村振興與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在這里,先后舉辦了中國吉他文化節、大學生音樂節等大型音樂文化活動,累計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如今,音樂小鎮帶動周邊村3000多人實現就業。其中,周窩村人均年收入達2.5萬元。
“我踏上這條鄉村路,彌漫著音樂的清香,善良的人們,美麗的村莊……”走在街上,耳邊響起了尹江山創作的《小鎮情緣》。鄉村美了,百姓富了,周窩音樂小鎮奏響了鄉村振興的美麗樂章。(記者 胡競文 盧婉鳳 通訊員 蘇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