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干凈整潔、綠地花草掩映、老舊小區煥然一新……盛夏時節,漫步在邢臺市的大街小巷,處處感受到的是生機勃發、美不勝收。這樣的美麗嬗變,源于邢臺市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帶來的改觀。
2020年邢臺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成功獲評河北省衛生城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管理逐步規范,城市環境明顯改觀,衛生防病工作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的文明衛生意識得到提高,市民對市區衛生狀況滿意度達94%以上。
記者走進邢臺市經濟開發區的百花小區,映入眼簾的是干凈平整的道路、嶄新的墻面,路邊是郁郁蔥蔥的綠植、每個單元口整齊清爽,很難讓人想到這曾是一個老舊小區。“以前,我們小區還是另外一番景象,私搭亂建、垃圾亂扔亂倒、小廣告滿墻貼、雨季路面坑洼四處甩泥、夏季蒼蠅亂飛、私家車隨意停放……”百花小區居民田廣善說。
這樣巨大的反差,不僅出現在百花小區,在麗江花園、十一中家屬院、海信家園同樣如此。“老舊小區換新顏”的背后,是邢臺市創建衛生城市的堅定決心、“硬核”投入及干部群眾的默默付出。
長期無人管理,歷史遺留問題很多,居住環境臟亂差,這是很多老舊小區都存在的問題。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百花小區所在的邢臺經濟開發區火炬街道辦事處把創建衛生城市工作干在實處,每月都會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居民家中,了解群眾需求,與居民拉家常聯絡感情,向他們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收集意見建議。根據群眾意愿,通過民主協商,辦事處幫助推選出93名樓長,在辦事處和居委會指導下,百花小區、麗江花園小區先行建立了自治物業組織,受到居民歡迎。
在邢臺市襄都區鳳凰城東區小區內,記者看到,一名志愿者正在清理垃圾。“作為一名志愿者,在創建衛生城市當中,我們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各個小區參加衛生整治。我們把樓道里的雜物、衛生死角、包括小廣告都清理干凈。”襄都區豐倉社區的志愿者張慧敏說,發現不文明現象的時候,她也會進行及時制止和勸阻。
據悉,自創建衛生城市以來,豐倉社區招募了一大批“愛國衛生”志愿者,現有100多名,他們分散在轄區各個點,以點帶面,把社區100多棟樓全部帶動起來,形成一個網,“現在我們每個網格所有的點位都能照顧到,都能清理干凈,做到無死角、無盲區。”豐倉社區黨委書記朱曉偉介紹。
此外,邢臺市各地各部門建立健全愛國衛生組織機構,完善愛國衛生工作制度,指定專(兼)職愛國衛生工作人員,組建了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相關工作。市政府印發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實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制度,并明確每周三為邢臺市“愛國衛生日”,根據工作任務確定每周工作內容,督促所有縣(市、區)和市直部門嚴格落實,確保愛國衛生工作常態化。市創衛辦采取明察暗訪、各區交叉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持督導工作常態化,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發送至各區各部門,及時交辦,督促整改。
隨著“創衛”的深入推進,改善的是民生,凝聚的是民心,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齊彥紅 郭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