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集采藥品采購主體擴展到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藥店銷售中選藥品真正打通了藥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讓患者便捷地享受到集采帶來的紅利。
“我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經常吃阿卡波糖膠囊,原來我買這一盒藥是41.5元,每片約1.38元,現在每片是0.32元,算下來一年可以節省1000多元。”在衡水市紅旗大街的國藥樂仁堂藥店,市民李曉峰說。
市民王鵬告訴記者:“我來購買注射用紫杉醇,用于我母親的化療,每個療程28天需要用3支,原來是2500元左右1支,現在國家集采后,再購買這種中選藥品,只需要747元一支,每個療程只需要2200多元,比原來節省5300多元。”在國家集采的抗癌藥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在第二批帶量采購藥品落地后,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利好。
衡水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紅介紹,從2020年4月1日開始,衡水市集采藥品的采購主體擴展到了自愿參加的醫保定點藥店。現在,全市共有73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參與集采藥品的采購工作,患者在這些藥店就可以買到中選的藥品。
李紅表示,根據國家政策,藥店銷售集采藥品可以在中選價格基礎上加成,這一利好大大鼓勵了醫保定點零售藥店采購集采中選藥品。以國采第二批第一個采購周期醫保定點零售藥店數據為例,全市參與采購藥店報量藥品39.5189萬盒,按照第二批平均降幅72.81%計算,可節約采購資金444.187萬元。
據了解,自2019年7月1日起,衡水市跟進落實并組織實施國家和省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已完成國家組織的第一批、第二批藥品,省城鄉居民門診“兩病”用藥的集采和使用任務;目前正在執行國家組織第一批(續約)、第二批(續約)、第三批、第四批藥品,省城鄉居民門診“兩病”(續約)用藥,“三明聯盟”藥品,京津冀人工晶體類醫用耗材,京津冀冠脈擴張球囊類醫用耗材,國家組織冠脈支架等9批次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結果。涉及治療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精神類、傳染類疾病等的藥品共172個品種、265個品規;醫用耗材涉及人工晶體和冠脈支架兩個高值品種和冠脈擴張球囊。一大批藥品、醫用耗材降至“平民價”,群眾看病就醫越來越實惠。據統計,開展藥品(醫用耗材)集采工作兩年來,衡水市集采藥品平均降價幅度為63.34%,集采醫用耗材平均降幅72.69%。(記者邢梅智 胡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