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昌黎縣15萬畝馬鈴薯正值收獲日子,預計年產量在60萬噸左右,產值可達10億元。
近年來,昌黎縣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改良品種,推廣馬鈴薯種植,形成以嘉誠集團為龍頭,集種薯繁育、農資供應、技術服務、儲藏保鮮、產品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不僅破解了農民種植技術的難題,還解決了品種老化和銷售難問題,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今年土豆長勢好,畝產都得1萬多斤,質量好、品種還多,銷往東北和山西、內蒙古、寧夏、武漢等全國各地,每天交易量最高能達到2000萬斤。”昌黎縣新集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蔬菜經紀人劉沖介紹,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由龍頭企業牽頭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為種植戶“零差價”供應薯種、化肥、農藥,大大降低馬鈴薯的生產成本。同時,對馬鈴薯的商品薯,制定品級分類,標準化銷售。目前,新集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成為全國第一個馬鈴薯分級銷售的市場,實現馬鈴薯優質優價,為馬鈴薯種植戶畝增收500—1000元,讓土里刨出的“昌黎土豆”成為農民致富的“金疙瘩”。(通訊員馬永杰 佟德龍 劉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