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初見大城縣經濟開發區新能源車產業園東阜村,一座座小洋樓錯落分布,寬闊整潔的硬化水泥路環繞全村,村民們三三兩兩在人民公園和水上公園休憩、游玩,這里儼然一座現代宜居小城。富裕、優美、舒適、整潔,早已經成為東阜村的“代名詞”。
說到東阜村的發展,還要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彼時,敢為人先的東阜人搶抓機遇,靠著勤勞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創造了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摩托車配件市場,摩托車、電動三輪車配件、整車遠銷非洲、東南亞等國家。
尤其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發展,東阜村積極作為,推動摩托車配件產業上檔升級、轉型發展,形成了以生產電動車和智能蓄電池為主打產品的遠迪、金虹、嘉信等龍頭企業。“2017年全村投資千萬元以上的新增項目15個,2017至2018年全村累計納稅2000余萬元,進一步提升了村街經濟實力。”東阜村黨總支書記田建兵說。
廊坊金虹蓄電池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內,工人們對已充完電的蓄電池進行包裝。“公司的充電車間可同時為5000只蓄電池充電,生產的蓄電池主要銷往美國。”廊坊金虹蓄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安瑩說,為了擴大生產,2013年公司投資近1000萬元更新了設備。
成立20余年來,廊坊金虹蓄電池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為軸心、以科技為先導”,注重科技研發能力建設,目前擁有10多人的研發團隊,持續開展研發工作,不斷提高蓄電池性能。“今年以來已經收到4000萬元的訂單,公司正考慮繼續擴大生產規模。”黃安瑩說。
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摩托車配件市場內,擁有一大批生產摩托車配件的企業。廊坊嘉信車輛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摩托車護杠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綜合性企業,是目前國內摩托車護杠行業規模最大、經營時間最久的企業之一。
“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天津和江蘇,顧客群穩定,每年的銷售額近8000萬元。”廊坊嘉信車輛配件有限公司法人田占合介紹說,為擴大生產規模,2020年公司投資3000萬元購買設備,加工生產電動車配件,目前產品已占領部分市場。
工業的繁榮發展,不僅為東阜村帶來了富裕的生活,更帶來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宜居環境。近年來,東阜村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村街變得更美麗、環境變得更清新、村民生活更幸福。東阜村投資30萬元,植樹造林20萬株,其中500畝以上的片林一處,極大地改善了東阜村的生態環境。
業興村美的東阜人沒有止步不前,為進一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幾年來東阜村先后投資1000余萬元,加強村街及市場硬件設施建設。2017年,在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該村投資120余萬元,動用大型機械,拆除違章建筑130余處,對村街衛生死角死面進行全面清理,并成立了39人的環境衛生服務隊,每天早晚兩次進行衛生保潔,真正實現了農村生活城市化管理。
2018年,東阜村規劃建設三期共14棟新民居住宅小區,建筑總面積達27000平方米,總投資2770萬元。目前小區居民全部入住。“小區的道路兩旁種滿了各種鮮花和景觀樹,非常漂亮,而且小區環境干凈整潔,我們出來溜達時感覺心情舒暢。”村民隋國芳說。
近年來,東阜村在經濟文明和生態文明同步發展的同時,始終注重文化文明建設。在新民居小區的墻面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新二十四孝圖》等內容為題材的墻體畫,宣傳傳統道德文化,讓村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我們村建立完善了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推動移風易俗,有效遏制了社會的不良風氣,全體村民的精神風貌明顯提升。”田建兵說,村內開展“道德鄉村”創建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孝老愛親、助人為樂、勤儉自強的道德典型,營造了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的良好村風。
為豐富村民業余文化生活,東阜村建有籃球場、老年門球場等文體設施。2013年又投資40萬元,新建3000平方米文化活動中心,購買健身器材45件套。2000年建立的村街圖書室,目前累計存書已有15000余冊。文體設施的建設,既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廣大村民的文化素質。
和美安康的幸福生活,讓東阜人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記者在村內的文化活動中心見到了村秧歌隊隊員邱大勝,她為我們講述了自己火紅的生活。“村委會為我們秧歌隊購置了服裝和各種樂器,隊員越來越多。”邱大勝說,現在這支隊伍有近30人,大家集聚在一起活動,還經常去外地參加演出和比賽,過年過節更是別提多熱鬧了。
走在東阜村,村域內所有街道、居民小區、公園全部安裝了攝像頭,互聯網線路、網絡電視實現了全覆蓋。村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飲用水費均由村集體代繳,村內還為65歲以上的老人發放每年300元的補助,尊老敬老愛老之風盛行。
在人們的印象中,鄉村的夜晚寧靜而美妙,與繁華熱鬧似乎沒有聯系。然而,在東阜村,寧靜和繁華卻被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田建兵說:“自2013年以來,我們村先后投入3000余萬元,用時6年,建成占地120余畝的東阜人民公園,于2019年竣工開始接待游客。公園為東阜村及周邊村民提供了一個優美的休閑環境。”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東阜村人民公園內,許多村民來到公園游玩,行走其間,美景映入眼簾。園內水池波光粼粼,讓大家真正體會到游玩有光,駐足有景。在燈光璀璨的廣場上,微風輕輕蕩起悅耳的舞曲,歡快的廣場舞已經開始。伴隨著節奏輕盈的舞曲,村民們用瀟灑的舞姿,舞出了當代新農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村民田鳳苓說:“自從修了公園和廣場,我吃完晚飯就出來散步乘涼,環境好了,心情也跟著好了。”
在東阜村,鄉村夜晚寂靜的傳統形象正在被打破,點點燈光點亮了東阜村的土地,也催生出了鄉村“夜經濟”。在公園周邊,熱情的叫賣聲不絕于耳,游客們穿梭在攤位間品嘗美食,孩子們盡情往返于蹦床、滑道等游戲設施中。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著周邊村街的群眾前來游玩,不僅幫助當地群眾實現了增收,還將夜市打造成文化活動陣地,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同時,運動和健身也成了村民生活的新時尚。經過多年的精心建設,現在,多樣的健身器材和運動場地在東阜村文化廣場上隨處可見。忙完一天工作后,村民們約上好友來一場籃球賽,既能增強體質,又可增進友誼。
村民田明明說:“平常我們打球只能去學校,多少有些不方便。現在好了,廣場修建了不少籃球場,早晚我們都會打球鍛煉,不光我們年輕人,老人、小朋友也經常過來打打球、健健身。現在,整個村的生活質量有了質的提升和飛躍。”
東阜村發展了,村民富裕了,經濟文明、生態文明、文化文明齊頭并進,東阜人正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為打造宜居宜業的魅力鄉村新東阜而不斷努力奮斗。(記者 楊雅淇 李泳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