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平縣按照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的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農增收、縮小城鄉差距,實現讓農村地區居民享受高質量生活。
整治人居環境
煙屯村以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為契機,多措并舉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曾經坑洼的街道平坦了,脫皮的墻體換新了,房前屋后綠草紅花環繞,晴天出門一身土、雨天出門一腳泥的歲月成了過去式。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煙命臣說,村里圍繞“節點打造、品位提升、整體出彩”的總體思路,按照規劃,先后維修主街道兩側排水溝2000余米,新鋪設排污管網1500米,紅磚鋪設小街巷33條,利用空閑宅基地建成連體游園3處。
不只是煙屯村,目前,廣平縣已建設48個省級美麗鄉村。“今年,在新一輪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新建7個省級美麗鄉村。”廣平縣新農辦副主任沈連強說,2021年年底前,全縣還將新改造完成農村戶用衛生廁所5422座;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并推廣“村收集、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的城鄉一體化垃圾治理模式。
發展微工廠增就業
廣平縣勝營鎮四村聯建服裝廠位于邯大公路勝營村段南側,緊鄰邯大高速漳河店入口,交通十分便利。該廠是辛莊營、新鎮、呂莊、馬虎莊村集體以廠房和機器設備入股,保底收益每年10萬元,并根據廠子效益進行分成。該廠的建成使用,帶動了村內及周邊村村民60多人就業,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目前像這樣的家門口微工廠全鎮有30個,帶動總就業人口1400余人。
“為了把微工廠和集體經濟項目發展得更好,廣平縣以黨建引領,擇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廣平縣委黨建辦主任賀貴喜說,在基層黨支部帶領下,通過發掘本地人才、利用在外經商本地能人等資源,引進各類代加工項目,逐漸摸索出一條以“黨建引領發展、集體出資投建、自營或承包經營、村民參與創收”的發展模式。
目前,該縣擁有十里鋪鎮十里鋪村毛絨玩具、南韓鎮李莊村床上用品、東張孟鎮蘇莊村漢德維爾服裝等100多家微工廠,帶動農村地區總就業近6000余人。
“公路+”助推村民增收
廣平縣高標準建設農村公路,為該縣廣大農村地區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各村探索出“公路+產業”“公路+旅游”的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公路+產業”實現小菌菇大效益。依托四通八達的農村路網,廣平縣后南陽堡村是其中受益者之一。“車子進不來,產品就出不去。”后南陽堡村委委員劉素強說,以前沒有大力發展菌菇產業,交通是制約因素之一,隨著建設得越來越好的農村公路,該村的菌菇種植大棚也擴展到了32個棚,年產菌菇80萬斤,年毛利潤320萬元。
近年來,在暢通的農村公路網下,該縣建起各類菌菇種植大棚500余個,年銷售額1.5億元。
“公路+旅游”引客來助增收。與后南陽堡村同樣享受農村公路成果的還有美麗鄉村西胡堡村。“一條好路就是一條致富路。”西胡堡村黨支部書記趙莎莎指著腳下的福長路說,這條路北接云溪大道東達荷花池塘,當下正是荷花盛開季節,每天來賞荷的游客有近千人。
依托農村公路,該縣發展旅游鄉村14個,串聯起4個鎮17個農業觀光園、采摘園、美麗鄉村、特色村落,形成了康養游、文化游、特色游、休閑游等。全縣三分之一以上的村發展成為省級美麗鄉村或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村、示范點。(記者方尚俊 通訊員武小凱 霍文龍 秦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