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衡水市持續推進智慧環保建設,通過實時監測、超標報警、數據分析、指揮調度、審核反饋線上五步閉環監管機制,生態環境感知能力不斷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能力不斷優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2020年下半年以來,衡水市先后投資400余萬元,全力推進生態環境指揮中心建設。該中心的定位是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雙網格合一監管體系”為抓手,以“五步閉環監管機制”為重點,以統一指揮調度為核心的生態環境指揮調度體系,為衡水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貫徹科技環保理念,全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跨越發展描繪出宏偉藍圖。
衡水市生態環境指揮中心占地200平方米,設置有300英寸的作戰指揮屏幕和24個操作工位,實行大屏指揮作戰與人工坐席值守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在各縣(市、區)配套建設了13個分指揮中心,選聘了5500余名環境監管網格員,實現了中心與分中心之間、中心與網格員之間的實時視頻指揮調度。
衡水市生態環境指揮平臺全面整合21個分散獨立的業務系統,基本建成了以全市162個空氣監測站、261套秸稈高點攝像頭、184家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313個施工工地揚塵監測、51家重點VOC企業監測、22個環境信訪渠道、4套移動污染源監控系統為基礎的覆蓋全市的環境感知物聯網,同時應用GIS地理信息技術將相關監測信息匯總在數字地圖上,形成了“生態環境保護一張圖”的線上管理模式。
今年以來,該市在生態環境指揮中心前期開發建設的基礎上,依托生態環境指揮調度平臺和“生態衡環”App軟件以及衡水市將空氣站點指數監測、施工揚塵監測、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重點VOC企業監測、工業企業分表計電等業務流程納入市縣聯動的指揮交辦工作體系,實現“實時監測”“超標報警”“數據分析”“指揮調度”“審核反饋”的線上五步閉環監管機制;將側重環境巡查的鄉村環境網格人員與側重環境監管的生態環境系統網格人員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有機融合,以全市5500名網格員隊伍為核心,打造“雙網格合一監管體系”。(記者張梅勝 通訊員柳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