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糧食生產傳來喜訊,經過測產,三道壩鎮皇宮村130畝優質高產耐鹽堿水稻新品種(系)“新粳8號”示范基地畝產再創新高,達到659.3公斤。
2020年,該示范基地耐鹽堿水稻實現畝產550公斤,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109.3公斤。
“新粳8號”示范基地原是白茫茫的鹽堿地,pH值8.9左右,鹽度達1.2%。通常,pH值高于8時,作物很難生長。鹽度高會破壞肥料吸收與滲透,易導致水稻不出苗、秧苗死亡、不結實等問題。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綜合試驗站站長、新疆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奉斌說,在鹽堿地上探索種水稻,能有效改良鹽堿地和沙漠地區的生態環境,對保障糧食安全也有重要意義。
示范基地2021年種植的“新粳8號”,此前兩年已在當地進行試種,2021年推廣種植面積達5500畝。按照新品種水稻審定流程,“新粳8號”明年將進行自治區生產試驗。通過自治區品種審定后,有望在北疆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
2017年以來,新疆啟動鹽堿地開發種稻項目,將鹽堿地盡可能地開發種水稻。培育耐鹽堿性強的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對于突破新疆鹽堿地水稻品種緊缺問題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李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