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屬重點監管企業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發展活力持續釋放,“主力軍”、“壓艙石”作用愈加明顯。近日,市國資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市屬重點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9.84億元,同比增長25.9%;實現利潤總額163.54億元,同比增長108.5%,效益增速再創新高,發展質量有效提升。
提質增效發展氣勢如虹
去年,我市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市屬重點監管企業深挖潛力,激發活力,全力提升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營業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發展氣勢如虹。
據統計,2021年市屬重點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9.84億元,同比增長25.9%,較2019年增長40.2%,兩年平均增長18.4%。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營業收入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充分競爭類企業的快速增長,以及公用公益類企業疫情后恢復性增長。
新春伊始,晶合公司無塵車間內機械臂翻飛,一片火熱景象,作為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公司整體產能已達10萬片/月,2021年實現營收54.58億元,凈利潤17.3億元。與此同時,晶合二廠建設也在加速推進中。戰新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市國資效益的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市屬重點監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3.54億元,同比增長108.5%,實現凈利潤146.16億元,同比增長131.5%,創歷史新高,兩年平均增長34.5%。
資產擴容實力拾級而上
2021年,市國資委全面布局“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城市建設”三大戰線,以穩促進、以進固穩,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截至2021年年底,市屬重點監管企業資產總額8740.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凈資產3074.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2%。
同時,社會貢獻越來越大。去年市屬重點監管企業累計上繳稅費55.58億元,同比增長21.5%。較2019年增長60.1%,兩年平均增長26.5%。其中建投集團上繳稅費過10億元,另外還有11戶企業上繳稅費過億元。
“牽引”產業項目風生水起
合肥國資不斷優化布局,加快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持續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聚焦“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產業發展方向,招引龍頭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助力合肥打造“產業名城”,2021年國資引領9個百億級戰新產業項目落地。全年,市屬重點監管企業共實施投資項目194個,計劃投資741.1億元,實際完成745.7億元,完成率100.6%。其中,戰新產業項目完成投資342億元,占比45.9%。
晶合二廠、均勝汽車電子、國風電子級聚酰亞胺材料生產基地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巢湖明月”正式運行,歐菲光光學光電產業基地項目點亮投產,神州數碼信創總部基地承接華為企業級產品業務,中國聲谷成功獲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在國資“牽引”下,這些重點項目將為合肥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動力。
與此同時,去年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245.8億元,占比33%。其中軌道交通4號線正式通車服務市民,實現“5線運營,9線在建”。另外,世界跨度最大的“水上立交”引江濟淮淠河總干渠渡槽主體工程完工,明巢高速合肥段全線路基完成超九成。
不僅如此,市屬重點監管企業保障民生、服務民生的能力也與日俱增。去年,跨區域調水項目龍河口飲水工程正式開工。另外我市還組建合燃長城公司加快推進廬北至池州天然氣高壓管線項目建設。在服務業項目中,合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發改委“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合肥國際陸港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全面封頂。
當下,市屬重點監管企業實施的投資項目中,在建項目加快推進,新建項目陸續上馬,通過持續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有效助力合肥經濟高質量發展。(方娟)
關鍵詞: 合肥市屬重點監管企業 高質量發展 發展活力 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