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在行動
(資料圖片)
干凈整潔的街道、粉刷一新的墻面、修葺一新的花壇、悠閑散步的居民……看著家附近發生的變化,居住在越秀區珠光街的街坊張姨豎起大拇指:“以前這里路面坑坑洼洼的,經過改造,道路更加平整了,周邊的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原來,這是珠光街積極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和補短板項目工作的縮影,街道通過堅持改造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解決社區原來存在的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讓老小區舊貌“煥新顏”。
改造前 定安里社區內清水濠改造前路面坑坑洼洼。
改造后 定安里社區內清水濠改造后道路更加平整。
開啟社區微改造,讓社區重煥活力
珠光街位于越秀老城區,過去,由于歷史年代久遠、基礎設施陳舊等原因,街道存在道路破損、三線雜亂、居民樓道老舊等問題。為了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珠光街于2019年10月開啟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對轄內10個社區進行施工改造,于2021年完工;2022年則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補短板項目,繼續對社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
據悉,珠光街在前期多次到社區實地調研,通過張貼宣傳資料、走訪、派發問卷等形式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傾聽居民聲音。記者了解到,本次改造共對片區內10個社區及主干道進行容貌提升,包括公共環境美化、道路提升、綠化工程、建筑立面整飾、居民樓道翻新、排水設施整改等。
增設歷史文化長廊,讓尋常巷陌“活”起來
“墻面白白凈凈,路過心情都變好了!”說起微改造帶來的變化,街坊顧伯說道。過去,社區內一些大樓因為歷史久遠,外墻破舊,不甚美觀。自微改造啟動以來,施工方對建筑外立面進行整飾,坑洼斑駁的痕跡已然不見,“舊”小區展現出“新”容顏。除了大樓外部的變化,大樓內部的變化也讓街坊顧伯點贊。據悉,在改造過程中,施工方對大樓樓道進行粉刷,規范整理樓道內電線,并安裝樓梯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樓。
珠光街在改造過程中,注意挖掘社區文化內涵,并將社區歷史底蘊融入到公共空間改造中,如增設歷史文化長廊,讓尋常巷陌“活”起來。位于清水濠小學旁的巷子在改造前,只是一條普通的內街小巷,存在路面不平整、三線雜亂等問題。通過老舊小區補短板項目工作,這里重新鋪設路面、粉刷墻面,更增設了歷史展示詩歌墻、清水濠歷史牌坊等,讓路過市民可以了解清水濠的歷史、走進“南園詩社”的故事,在社區微改造中感受“鄉愁”。
(信息時報記者 黃麗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