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11日晚8時,廣州市第十六中學作為首個中學團體登上廣州青宮“櫥窗劇場”,帶來“英雄花開英雄城”紅棉之夜的專場演出。來自十六中合唱團的小組唱團隊用充滿青春特色的風格,演繹了《少年》《軍營飛來一只百靈》《我愛你,中國》等歌曲。在青宮“櫥窗劇場”這一嶄新而絢麗的舞臺上,學生唱響了鏗鏘的旋律,以實際行動傳遞文化自信、展示青春風采。
據悉,十六中一直秉持“為學生的發展多一個可能,而創造更多可能!”的教育理念,發揮地處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積極挖潛越秀文化根脈,致力搭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教育網絡,打造以學校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半小時“校家社”協同教育生態圈,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則是十六中半小時“校家社”協同教育生態圈中一個重要實踐基地。青宮“櫥窗劇場”的建設來源于粵港澳三地的櫥窗文化,蘊涵了大灣區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如今已是北京路的文化新地標。
登上“櫥窗劇場”是學生一次可貴的演出經歷,讓他們的青春成長多了一份記憶。參與演出的學生張楠說:“這是我第一次在這樣的公共、開放的舞臺上表演,感覺特別興奮和激動。北京路對于我們廣州人而言有著特別深厚的文化意義。我很開心可以跟我的同學一起,用我們的歌聲在這里傳達出對廣州、對祖國的那份愛。”
十六中藝術科科組長,獲得“羊城優秀音樂家”稱號的老師何徐說:“美育是直抵人的心靈深處的。優秀的音樂歌曲、新穎的傳唱方式最容易受到青少年的歡迎、產生共鳴,并能受到優秀文化作品的熏陶,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鉆瑩 通訊員:翟曉雪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通訊員:李文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