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主辦的第三十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對外迎客,歷時10天。廣州市流花湖公園作為本屆園林盛事的承辦分會場,協同廣州盆景協會在“嶺南盆景之家”流花西苑舉辦園博會盆景展。
此次盆景展通過講述嶺南盆景故事,展現盆景文化傳承的歷史、當下和未來的階梯和脈絡,圍繞“嶺南盆景藝術之旅”與“嶺南盆景文化之旅”,展出盆景作品約300盆,結合奇石、古盆、茶藝、曲樂等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讓市民游客在游園中欣賞精致盆景,體驗文化活動,感受文化傳承。
(資料圖)
盆景界大師名家佳作薈萃
此次展品有來自省內友好盆景協會及盆景界名家精品盆景作品126盆,盆景大師作品10盆。展覽依托流花西苑悠久、深厚的盆景歷史文化優勢,因地制宜,運用中國傳統造園借景、障景、框景的手法,在傳統園林院落式場景中體現空間層次感,增加展示內容的豐富性與趣味性。
《我與春風皆過客》作品
叢林式是眾多盆景形態中最具創作難度的形態之一,極為考驗作者對叢林式作品創作過程中整體構圖的設計、作品景深的規劃、畫面意境的勾勒,同時,還嚴苛考驗著作者對整個作品每一支樹干、每一個枝條之間爭讓、追逐、顧盼關系的控制,既賦予作品清晰脈絡的呈現,又能將野趣與優美盡顯。
該作品以原相思樹頭創作為山體,做出了山巒疊嶂的壯麗畫面,造林的樹木從小培養,組合分布于山體之間。在原樹干上長出枝條造林,高低錯落,聚散得體,宛如奇峰峻嶺的秀林景色。
《春滿人間》作品
利用跌宕起伏、蒼古感極強的根部為作品的根基,創作成為“連根過橋”林形作品,是嶺南盆景創新創作的一個成功案例。
作品枝條立體分布,出位考究、錯落有致,做到了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的構圖技巧,詮釋了立體藝術的展現。枝條脈線的節奏感非常強烈,脈絡清晰,枝爪鏗鏘有力,頗有鐵劃銀鉤之感,完美地展現了嶺南盆景藝術的修剪功力,作品的脫衣換錦過程中,春滿人間的意境溢于眼前。
《疏影橫斜桔飄香》作品
作品采用嶺南盆景常用樹種山桔,作者充分利用樹胚原有特點,因勢利導,因樹造型,造就成半懸崖臨水形態。樹身曲折飄垂跌宕,剛柔相濟,柔若流水,勁如屈鐵。其枝托布局有序,層次分明,特別是枝爪豐滿而細膩,充分體現了嶺南盆景特有的蓄枝技藝和作者深厚的功力。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全杰 通訊員:任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