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沒有大車間,沒有機械“群舞”。4日上午10時,記者走進位于廣州荔灣東沙的廣州3D打印產業園,這里的生產相對安靜。瑞通生物口腔事業部瑞鑫通公司的3D打印工程師馮永結正在操作一臺金屬激光3D打印機,按下操作鍵后,打印機中粉末缸里的鈷鉻粉在激光的作用下,被融化、焊接,600多層,一層層堆砌塑形,等待3個小時,一排熱氣騰騰的金屬牙冠出爐了。
3D打印技術打印出的成品
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被廣泛運用于車型開發、建筑施工、生物醫療、航空航天、動力機械、個性化設計等領域,馮永結所在的瑞鑫通公司專注口腔醫療領域牙冠、牙橋、支架等定制化產品的打印。“一顆單獨的牙冠屬于一個件,3小時能打180顆牙冠。”馮永結說,3D打印能在定制化生產與批量生產之間找到平衡,小批量生產定制化產品。
3D打印前先通過電腦制作好模型
戴上防塵罩、防靜電手套,穿上防塵服,22歲的馮永結從業兩年,已是一位資深3D打印工程師,他打印出的成品精度高,與需求的匹配率接近100%,看一眼機器就能判斷打印過程是否順利。把產品設計圖打印成看得見、摸得著、用得好的成品,精度至關重要。馮永結說,激光功率、支撐結構等如何設置,成品如何擺放都大有講究,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否則產品易變形、成為廢料,又或者精度不夠,無法吻合定制者需求。
馮永結正在操作3D打印機
看好3D打印的發展前景,很多像馮永結一樣的年輕人愿意扎根高端制造業一線。“想做什么,都可以做出來,把自己的設計打印出來是很有成就感的。”他說。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多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維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