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匯大海,生命歸自然。日前,廣州市舉辦2023年第二次骨灰撒海活動,1000余名家屬登上骨灰撒海船只,參加出海送別活動。聞濤而眠,枕浪而息,鮮花相伴,海風送拂。不少家屬坦言,實際上,選擇骨灰撒海是秉承逝者的想法。有家屬表示,離去的親人曾在生前表達過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中去的觀念,又對大海有著別致的感情,同時,骨灰撒海也彰顯了節地生態的特點,于是便有了這一選擇。
2023年第二次骨灰撒海活動當天,廣州市殯葬管理處在送別船只上舉行公祭儀式,共同緬懷和致敬融入大海懷抱的逝者。公祭開始,禮儀人員敬獻鮮花,家屬代表點亮蠟燭,一個個溫暖的光點寄托思念,在《致大海》詩歌誦讀聲中送上生命的歌贊,為生命之樹系上絲帶祈福,把親手書寫的思念信送進生命信箱……公祭儀式現代簡約,與骨灰撒海的綠色文明有同樣的精神內核。值得關注的是,骨灰撒海并非近年才興起的告別方式。
(資料圖片)
圖:家屬向大海揮灑花瓣,寄托思念。
廣州市殯葬管理處相關負責人透露,廣州市自1988年4月26日首次組織骨灰撒海活動,相比其他安葬方式,骨灰撒海不占用土地,不污染環境,現正逐步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符合相關條件的市民還可申請2000元補貼,最初,骨灰撒海每年僅幾百單業務,近幾年,每年超兩千單,群眾對綠色文明的葬式葬法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殯葬改革成效正逐步顯現”。該負責人表示,“35年來,廣州已累計海葬32154位逝者骨灰,他們是殯葬改革的踐行者、生態文明的推動者、文明風尚的引領者,每一位都值得我們永遠懷念和銘記。”
【新聞知多啲】
近年來,廣州市不斷優化服務,實現線上24小時報名登記、現場業務辦理常態化、出海告別多批次、報名不受戶籍限制(國內外逝者均可報名)。
報名方式
線上預約:微信搜索“廣州民政”微信公眾號并點擊進入、點擊“辦事大廳-民政服務-骨灰撒海-骨灰撒海預約”按照提示填寫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預約。
現場預約:
辦公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燕嶺路394號廣州市骨灰撒海活動辦公室;辦公時間:8:30-12:00,13:00-16:30(節假日除外);咨詢電話:87053636
注意事項
委辦人預約報名骨灰撒海活動成功后,可申請撒海骨灰免費寄存服務,免費寄存時間為1年。出海環節,家屬無法前往的,可委托主辦方代撒骨灰。家屬委托主辦方代撒骨灰,且對出海告別時間沒有要求的,可省去預約環節,在工作時間攜帶骨灰到廣州市骨灰撒海活動辦公室辦理委托手續。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通訊員:李國全
圖/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