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26日,廣州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120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情況。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市政府持續推進120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市政府著力健全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優化急救運行模式,強化培訓演練,夯實院前醫療急救隊伍力量,提高了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水平,增強了突發事件的緊急醫學救援能力。
目前,我市120院前急救體系共有指揮調度機構6家(1個指揮中心和5個分中心)、網絡醫院146家,構建覆蓋全市城鄉的院前急救醫療體系,形成“統一指揮、依托醫院、分片負責、專科出診”的特色。在呼救電話的10秒接聽率方面,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已基本達到100%,各區的急救醫療指揮分中心達97%以上。在網絡醫院3分鐘出車方面,全市準點率為95%。去年以來,我市開展120指揮調度系統擴容,加強信息化項目建設,提升指揮調度信息化水平,授牌確定10家醫院為“廣州市區域急救醫療中心”,進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培訓和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急救效率。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時指出,院前醫療急救是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的重要“生命通道”,是抵御重大災難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防火墻”,市政府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續推動院前醫療急救體系的建設,進一步理順市、區急救醫療指揮中心的管理機制,實現全市院前醫療急救指揮調度體系的統一、管理標準的統一。要加大對院前醫療急救專項經費的投入,提高市、區院前醫療急救專項補貼標準。要加快做好《廣州市“120”院前急救工作考核辦法》等相關配套政策的制定和修訂,推動落實設立院前急救組制度。要加快推進廣州市緊急醫學救援指揮中心建設項目和直屬急救站的規劃建設。要暢通指揮調度人員職業發展通道,緩解指揮調度人員、院前急救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要加快推動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建設,提升急救呼叫定位的精準度,更好地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魏麗娜 通訊員 穗仁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