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7日發布汛情通報稱,我國3月24日入汛以來,江河汛情總體平穩,南方部分地區發生暴雨洪水。受強降雨影響,江西、福建等地2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條河流超保,2條中小河流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自5月5日以來,我國江南大部、華南北部、西南東北部等地出現強降雨。局部地區強降雨造成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等6省區5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近三年同期偏多8成。
究竟什么是“汛”呢?其實,汛的含義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季節性或周期性的漲水現象。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內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季節性水位上漲的時期。防汛則是指防止和減輕洪水災害,在洪水預報、防洪調度、防洪工程運用等方面進行的有關工作。
(資料圖)
根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條例》,綜合研判考慮廣東省今年三防形勢和工作實際,省防總決定,全省于3月27日進入2023年汛期。省防總要求各地、各有關單位:要迅速進入值班狀態,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要壓實三防責任,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三防工作責任制;要加強監測預報預警,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要加強重點環節防御,落實重點部位安全管控措施;要做好搶險救援準備,確保遇有突發險情、災情,能第一時間開展搶險救援;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公眾增強風險意識,提高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 暴雨來臨時
1、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注意及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或網絡等渠道關注天氣預報,及時掌握暴雨最新消息。
2、不要在下暴雨時騎自行車、電動車,以防摔跤。
3、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人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應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 雷雨來襲時
1、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在戶外躲避雷雨時,不要用手撐地,要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
3、若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千萬不要跑動,應雙腳并攏,跳離現場。
4、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越大,越容易傷人。
5、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6、不宜在曠野中打傘,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不宜在水面和河邊釣魚、游泳、玩耍等。
◆ 洪水暴發時
1、不要游泳逃生。
2、不要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
3、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 洪水過后
1、不要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以及經過漂白粉等處理過的水。
2、不要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3、在血吸蟲病流行區,盡量不要接觸疫水必須接觸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 城市內澇時
1、不要在有積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邊防汛安全警示標志。
2、不要靠近有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蓋的深井、地坑等危險區域。
3、開車時,水深未知路段應下車探索或繞行,不要盲目強制通行。
4、如果車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啟動以防止發動機進水;當汽車外積水進一步加深時,要及時逃生。
◆ 臺風來臨前
不要到臺風經過的地區旅游或到海灘游泳,不要乘船出海,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臺風預警信息,了解政府的行動對策。
◆ 臺風過后
1、不要亂接斷落電線。
2、在沒有十足的安全把握前,不要隨意檢測煤氣電路等,以防不測。
3、不要忘記災后防疫。家里的飲用水如受到污染,要進行消毒,清洗被淹或被雨水浸漬的地方時最好噴灑些消毒藥水。
4、在蚊子出沒高峰期,不要外出。
5、不要著急回家或盲目開車進山,避免山體滑坡、泥石流、河岸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
◆ 遇到泥石流時
1、身處非滑坡山體區時,不要只身前去搶險救災,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
2、沿山谷徒步行走時,不要在谷地停留,立即向堅固的高地或垂直于泥石流的旁側山坡跑去,不要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走。
3、驅車從泥石流地區經過時,剛發生滑坡的地區可能再次發生滑坡,未探明情況不要驅車前往。
◆ 遇到山體滑坡時
1、不要將避災場地選擇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經全面考察,從一個危險區域跑到另一個危險區域。
2、聽從統一安排,不要自擇路線。
3、不要在逃離時朝著滑坡方向跑,不要隨滑坡滾動。
◆ 滑坡停止后
不要立即回家檢查情況,因為滑坡有可能連續發生,貿然回家也許會遭遇第二次滑坡侵害。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慶 通訊員:穗應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杰 通訊員:穗應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