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積分榜第二,一個積分榜第八;一個已經拿到了16分,一個只有9分進賬。上海德比的歷史上,這還是第一次申花在如此大的優勢下和海港隊過招。
本賽季兩隊第一次交鋒中,申花2∶0完勝海港。申花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聯賽中雙殺海港隊,還要追溯到海港隊前身上海東亞2013年的中超處子賽季,當時申花主場2∶1、客場1∶0均取得了勝利。
雖然從2020賽季開始,上海德比已經從海港隊絕對占優漸漸轉向勢均力敵,但如果本賽季再被申花雙殺,顯然是海港隊上下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海港隊能否在本周三下午聯賽第七輪中戰勝本賽季至今5勝1平、近來三連勝的申花?從技戰術層面和球隊目前的人員配置上來分析,沒有核心奧斯卡壓陣的海港隊要完成這個目標,難度相當大。
戰術單一:申花最不怕傳中
在海港隊主帥萊科的戰術體系里,最依賴的進攻手段就是邊翼衛的下底傳中套路。當然,球隊有奧斯卡的時候,還會利用邊翼衛或者邊中衛的套邊來吸引對手防守注意力后,通過精準的直塞球打肋部空檔。
顯然,現在的海港隊沒有奧斯卡,所以今年的大部分比賽,他們的進攻就只剩下盡量把球給到邊路,然后便是傳中和中路搶點。海港隊進攻中為數不多有亮點的時刻,還是因為國腳新援徐新在場上。比如和領頭羊武漢三鎮的下半場,上輪和武漢長江的上半場。
雖然徐新能力肯定不如奧斯卡,但至少他還會嘗試去向前傳威脅球,去直接在中路尋找一些進攻機會。遺憾的是,徐新上一場比賽中因為肌肉不適提前退場,出戰這場德比的可能性并不大。在中后場“安全球”為主的踢法下,可以預見海港隊的基本套路應該還是主打兩條邊路。
而擁有朱辰杰、畢津浩和蔣圣龍等身材高大中衛的申花,最不怕的就是這樣簡單的邊路傳中和中路搶點。即便如今海港隊擁有身高1米90的塞內加爾中鋒恩迪亞耶,但從加盟后的表現也可以看出,禁區內有身體對抗的搶點并非他的特長。
防守死穴:空中球劣勢明顯
進攻缺乏有效的手段,海港隊的防守同樣存在巨大的隱患。前六輪,海港隊一共丟了六個球,其中四個丟球都是被對手利用前場定位球打進的。而且,如果不是門將顏駿凌的神勇撲救,海港隊因為對手角球和任意球的失分還會更多。
防守對方前場定位球的時候,海港隊只有兩名頭球出色的球員張琳芃和李昂。但在主帥萊科區域結合盯人的防守策略中,給他們的任務是區域防守,而將盯防對手身材高大球員的重任交給了其他人。所以才會有武漢三鎮高中鋒馬爾康站著就力壓盯防他的海港隊中衛王燊超,輕松頭球破門的“經典”場面。
而且不僅僅是定位球防守,在遇到高中鋒球隊時,拖后中衛王燊超的空中球劣勢同樣非常明顯。無法在爭奪第一點時直接解決問題,就給了對手壓上進攻的機會。如果這場德比戰還是王燊超打這個位置的話,他就不得不去硬扛申花的高中鋒畢津浩了。
另外,海港隊一成不變的高位壓迫打法也會給擅長打快速反擊的申花機會。兩隊本賽季第一次交鋒的時候,申花就是靠著兩次成功反擊,贏得了比賽勝利。防不住申花的反擊,也和海港隊的體能儲備不足有關。申花的兩次反擊破門都發生在下半場,海港隊球員當時已經是疲于奔命的情況了。
雖然隨著訓練和比賽的正常,海港隊近期的體能有所回升,但肯定尚未達到最佳的狀態。上一輪之所以艱難贏下實力不強的武漢長江,還是因為比賽后半段出現體能下降,失去了對比賽的控制權。
板凳深度:找不到合適后手
而體能隱患的深層次原因,是海港隊的板凳深度不夠。盡管本賽季球隊引進了徐新、張琳芃、馮勁這三位優秀的內援,但在備戰期一通猛練之后,傷病問題不少。而且個別位置人員緊缺時,萊科還是堅持自己一成不變的戰術體系,更是讓換人難題雪上加霜。“客串”的球員在自己不擅長的位置上發揮不佳,反而影響到了全隊的正常運作。
還有U23政策也讓海港隊在陣容調整時遭遇掣肘。敢用的U23球員只有前鋒劉祝潤和劉柏楊。這讓海港隊陣中包抄搶點能力最強的李圣龍,只能是枯坐板凳,得不到出場的機會。
當然,海港隊最吃虧的還是戰術體系里最重要的三大中場,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出場——奧斯卡還在走防疫流程;穆伊不知何時歸隊,到底歸不歸隊;徐新先停賽后傷病。這三名球員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他們如果同時在中場首發,可以說海港隊不懼任何一個中超對手。三大中場少了一個,就會影響球隊的戰斗力,更何況現在是一個都不能出場。
海港隊目前的確是困難重重,問題一大堆。申花這邊,優勢可能也就在于賽季前的準備期比海港隊要更好一些。關鍵問題還是在于球隊在排兵布陣和戰術打法上,會不會根據對手來做一些針對性的布置和調整。
這方面,顯然是申花的主帥吳金貴更加務實和老練。在萊科不太可能變通的情況下,海港隊想要贏下這場德比大戰,只能寄希望于徐新及時傷愈,保利尼奧狀態進一步回升,或者是馮勁的邊路突破能夠以點帶面激活球隊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