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來臨,“東亞杯”便不遠了。先后在海口、青島集訓備戰的中國女足,將于7月17日啟程前往日本名古屋參加“東亞杯”足球錦標賽,對手是日本、韓國和中國臺北隊。
這是中國女足在“亞洲杯”后參加的第一個正式比賽,也是為了備戰明年亞運會與世界杯的第一次練兵之戰。“東亞杯”結束后,中國女足還會前往美國,繼續通過熱身賽來磨合陣容。
【資料圖】
中國女足低調出征
年初的女足亞洲杯上,中國女足接連上演逆轉好戲,先后戰勝日本、韓國,時隔16年再次奪取“亞洲杯”冠軍。半年之后,三支球隊在“東亞杯”再相遇,中國女足仍以低姿態出征。
對于中國女足而言,“東亞杯”是亞運會與世界杯備戰周期中第一次實戰演練,可以檢驗集訓水平。
據了解,中國足協對于中國女足的“東亞杯”之旅沒有具體成績要求,而是將參賽目標定為“全力以赴打好比賽,積累國際比賽經驗,為亞運會以及明年世界杯打好堅實基礎”。
中國女足曾七次參加“東亞杯”,一次亞軍、三次墊底,沒有奪冠記錄。如今頂著“亞洲杯”冠軍的光環參賽,即使沒有成績要求,水慶霞及所有隊員的目標一定是為勝利而戰,為冠軍而戰。
不過,同樣鎖定冠軍目標的日、韓女足肯定不愿重蹈“亞洲杯”覆轍,兩支球隊都在“東亞杯”前安排了兩場熱身賽,以便在“東亞杯”上展現更好的狀態。
韓國女足分別在4月和6月踢了兩場熱身賽,先在主場以3比0擊敗越南女足,隨后在多倫多挑戰東京奧運會女足冠軍加拿大隊,并以0比0逼平對手。
日本女足方面,球隊在6月下旬前往歐洲熱身,分別以5比0擊敗塞爾維亞隊、以5比1擊敗芬蘭隊,共計八名球員取得進球。
日韓女足將在“東亞杯”上盡遣主力。韓國女足方面,趙昭賢、李永周、池笑然三位留洋球員悉數入圍大名單,不過在英超布萊頓女足效力的李金玟因為俱樂部不放人,將缺席“東亞杯”。
日本女足方面,除了巖淵真奈因傷病原因缺席,所有主力隊員都將回歸,同時補充了U20女足世青賽冠軍隊成員。
缺少熱身的中國女足,確實在比賽狀態上處于劣勢。不過,和“亞洲杯”時期相比,中國女足在陣容上有所增強。
王霜的腳部骨裂傷勢經過治療后痊愈,目前已經在隨隊訓練。唐佳麗結束了在熱刺女足的租期,經歷短暫休假后于本月初歸隊。同時,因傷缺席“亞洲杯”的老將吳海燕重新出現在集訓名單之中。
赴美拉練,留洋諸將全部歸隊
“東亞杯”是中國女足備戰亞運會、世界杯的第一站,第二站便是海外拉練。按照計劃,中國女足將于“東亞杯”結束后的第二天從日本飛往美國,展開為期四至五周的海外熱身。
雖然“東亞杯”在球隊人數上有限制,但中國女足不會從集訓名單中進行削減,而是一并啟程,目的就是為了讓全體35名球員都能參與到隨后進行的海外熱身賽中。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中國女足將同美國女足職業大聯盟的多支球隊展開10至15場熱身賽,平均每隔三四天就會有一場比賽。
值得一提的是,屆時中國女足的大名單還會再多五人,分別是效力于蘇格蘭凱爾特人女足的沈夢雨、效力于葡萄牙歐倫競技的沈夢露,效力于法甲蘇瓦約夏朗德的楊淑慧、效力于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趙瑜潔和效力于冰島FHL的涂琳儷。算上已經歸隊的唐佳麗,所有留洋球員都將在美國與中國女足會合。
中國女足不僅在隊員層面擴軍,教練組也有兩位強援加入。早在5月海口集訓之處,原亞洲足球小姐、現任北京女足助教馬曉旭受水慶霞之邀加入教練組,給予中前場運動員更多指導。
5月底,原中國男足國家隊守門員、守門員教練區楚良正式加入中國女足國家隊教練組,增強守門員的師資力量。
在年初奪得“亞洲杯”冠軍、從印度返回中國的那一刻,主教練水慶霞就已經在思索中國女足的未來該往哪走。
如今,在中國足協的支持下,一直在埋頭集訓的女足隊員將再次走入大眾視野,將“東亞杯”作為起點,以亞運會、世界杯為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這一屆中國女足的最強姿態已在雛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