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曾經一擲千金、無限風光的中國足球,正在走向另一個極端。日前,國際職業足球運動員聯合會(FIFPRO)發出警告,建議職業足球運動員不要前往包括中國在內的7個國家的俱樂部踢球,原因是這些國家的俱樂部存在系統性且普遍的違約行為。
前些年的中超是外援的淘金圣地,由于薪水遠高于歐洲俱樂部,因此吸引了奧斯卡、卡拉斯科、保利尼奧、沙拉維等球星。然而,此一時非彼一時,受母公司經濟狀態的拖累,很多中超俱樂部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致使不少高薪大牌球員出走。與此同時,還出現了不少欠薪的傳聞,大連人等俱樂部因為欠薪,被國際足聯禁止注冊新球員。
隨著欠薪人次的增加,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欠薪問題,也引起了國際職業足球運動員聯合會的關注。國際職業足球運動員聯合會在聲明中稱,“建議職業足球運動員不要與阿爾及利亞、中國、希臘(第二級別聯賽)、利比亞、羅馬尼亞、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的俱樂部簽約,因為這些國家的俱樂部存在系統性且普遍的違約行為。”國際職業足球運動員聯合會在談到中國的問題時,用“欠薪普遍”來描述,“阿爾及利亞、中國和沙特阿拉伯的聯賽不支付薪水是普遍現象;在羅馬尼亞和土耳其,俱樂部違反合同是一個長期和反復出現的問題,其中,羅馬尼亞越來越多的俱樂部進入破產程序,讓球員幾乎不可能討回薪水;希臘的第二級別聯賽中,俱樂部經常因無法償還債務而倒閉,在過去的兩年中,希臘是球員向國際足聯球員保護基金索要拖欠工資人數最多的國家;關于利比亞,因為俱樂部拒絕提供球員離開的相關文件,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球員困在利比亞。”
中國足協希望各俱樂部在今年年底前解決欠薪的問題。4月3日下發了《中國足球協會關于2022賽季中超聯賽、中甲聯賽、中乙聯賽相關工作的通知》:欠薪俱樂部須在7月31日解決總額30%的欠薪;10月31日前償還欠薪總額70%;12月31日前解決全部欠薪,否則俱樂部將被降級或取消準入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