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壓陣、三外援一起首發,面對幾乎都是U21年輕球員的全華班廣州隊,上海海港在今晚的中超第九輪比賽中,僅僅是靠著一個點球小勝。
盡管在贏下了河北隊和廣州隊后,海港隊取得了兩連勝,但比賽內容實在難以讓人滿意。球隊本賽季至今的表現也是完全和目前的人員配置不相符。
(資料圖)
海港隊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了主帥萊科一成不變地堅持使用他認為最好的三中衛加邊翼衛體系。但其實,通過球隊上賽季和本賽季至今的比賽表現來看,這并不適合海港隊。
就拿這場險勝廣州隊的比賽來說,海港隊縱使牢牢掌握比賽的主動權,但很難制造出有威脅的進攻。就是因為海港隊的球員在萊科的戰術體系里完全無法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全部實力。
而想要真正將萊科這種三中衛加邊翼衛戰術體系的進攻充分發揮出來,對于三名中衛的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
首先就是這三名中衛都要有向前帶球推進能力、出球能力和中后場調度能力。即使兩名邊中衛達不到,但至少拖后中衛必須是這些能力都具備的“司令塔”型的球員。
兩名邊中衛還要有精準的長傳轉移球能力。邊翼衛踢法需要充分利用球場的寬度,及時向對方防守的弱側轉移球。無論是李昂還是賀慣,在這方面都做得不好,大多數情況下不是貽誤戰機,就是傳球失誤。
此外,左右中衛還要承擔起在邊路向禁區傳中的工作。當邊翼衛和邊鋒在前場形成配合,吸引對方防守注意力之后,壓上進攻的邊中衛必然會有很多空位傳球的機會。然而,李昂和賀慣本場比賽的傳中球質量都不高,傳中也不是他們擅長的技術。
左右中衛前壓后還要會和前場的隊友進行配合,看得出海港隊也的確是在尋求這樣的戰術配合,但球隊絕大部分的類似配合都是以兩名邊中衛的失誤而告終。
中衛不能有效帶球推進到前場增加人數優勢;大范圍轉移攻擊對手薄弱環節的戰術思路只停留在紙面上;邊路人數優勢帶來的空位傳中又不行。海港隊的進攻疲軟證明了萊科的戰術體系是失敗的。
其實也并非海港隊的這些中衛真的就是能力不行,而是他們并非是符合主教練萊科戰術體系要求的中衛。
固執的萊科從執教以來,就一直是在將他鐘愛的戰術體系生搬硬套到目前海港隊的球員身上,而并不愿意根據現有球員的特點來制定更適合的戰術打法。這才會有了海港隊目前的窘境——明明陣容并不差,卻總是無法踢出人們想象中的強勢足球。
要知道無論是河北隊還是廣州隊,他們都是以年輕球員為主組成的全華班球隊,面對這樣的兩個對手都贏得如此艱苦,可見海港隊兩連勝背后的表現有多糟糕。
如果萊科繼續這樣的固執己見,不愿意自己做出改變的話,想要追求更好成績的海港隊是時候可以考慮換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