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為核心,發揮著帶動引領作用。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精神,不斷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培養高質量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上海市體育局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三期舉辦2022年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
(資料圖)
11月26日,第一期培訓班在市體育場館設施管理中心舉行,包括多名世界冠軍、專業教練在內的109位學員參加培訓學習。本次培訓班既是廣大優秀體育人才一次難得的深入交流、提升能力的機會,也是推進全民健身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蓄力過程。
專業體育人才占六成,年輕化、專業化優勢凸顯
近年來,上海市體育局積極營造“處處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會健身”的全民健身環境,推動社會體育指導員改革工作,打通人才壁壘,引導更多高水平體育人才參與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逐步打造年輕化、專業化、多元化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本次培訓報名通知一經發出,吸引了一批體育行業的專業人才參與,超過六成學員為退役運動員、項目教練員、在職體育教師等體育人才。他們自身具有較高的體育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將通過此次培訓完成從自身能力向能力輸出、從工作崗位向公益服務的轉變,成為打通科學健身最后100米的核心力量,讓更多市民感受運動樂趣,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
“在從運動員向教師身份轉變過程中,很榮幸能夠參與這次培訓。”作為本次培訓班學員,體操世錦賽冠軍、上海體育學院體操教師嚴明勇表示,“我希望通過培訓成為社會體育指導員后,把體操項目中適合大眾健身的動作推廣到群眾中,幫助更多市民科學健身。”
上海市對外經貿大學體育部副主任張波博士作為學員代表發言,他談到:“我將通過培訓進一步學習提升,學以致用,踐行‘奉獻、服務、健康、快樂’的宗旨,做好一名科學健身指導的服務者,更好地推廣中華射藝項目。”
全運會田徑中長跑冠軍教練、上海楊峻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負責人楊峻認為,“在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過程中,需要更多體育專業人士走到群眾身邊開展健身指導,我特別希望能成為其中一員。為市民服務,更需要體現我們的耐心、細心和責任感,我希望通過系統學習后廣泛到社區、學校進行志愿服務,幫助更多人進行科學健身。”
理論培訓結合服務實踐,促進指導員隊伍提質增量
本次培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理論學習,學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完成理論學習任務。第二階段為線下實踐培訓,完成理論學習的指導員完成線下實踐培訓。第三階段為實踐服務,通過考核的學員結合自身專長,走進社區、樓宇、校園等場景,將所學內容帶到群眾體育工作實踐中,幫助開展體育活動,為群眾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學員培訓合格并完成十次志愿服務工作,經上海市社區體育協會審核完成后,遞交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進行審核,審核完成后,將頒發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
為開展好本次培訓,上海市體育局根據當前本市全民健身工作要點,結合學員特點,整合上海市社會科學院、上海市體育學院、上海市體科所、華東師范大學等多方資源,聘請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與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為學員講課,課程包括了政策解讀、體醫融合、賽事組織、溝通技巧、應急急救等各種指導員應知應會內容。
上海市體育局自2020年開始進行社會體育指導員改革以來,經過兩年的探索,改革初現成效,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提質增量。隨著社會體育指導員小程序平臺的搭建,社會體育指導員活躍人數從2021年底的15547人增長到28695人,總體平均年齡降至42歲,社會體育指導員科學健身指導專業化水平逐漸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社會效應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