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天,2023年職業聯賽俱樂部負責人會議暨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負責人峰會在香河國家隊基地召開。中國足協、中足聯籌備組在會議上公布了新賽季的主要政策:今年開始,國內聯賽將全面回歸主客場制,而實行了六年的U23政策也被取消。
按照相關計劃,2023賽季中超聯賽將于4月中旬開幕,中甲聯賽計劃于4月中下旬揭幕,中乙聯賽計劃于4月中下旬至5月初開打。新賽季國內聯賽也將全面回歸主客場制,中超和中甲實行常規的主客場制,中乙實行分區主客場制。至于外界關心的聯賽規模問題,中國足協也明確表示,不排除新賽季“縮編”的可能性。
中超擴軍之后,擁有了18支球隊的規模,但最近兩三年受各種因素影響,多家俱樂部出現資金困局、難以維系,因此也爆發了大規模欠薪現象。2022賽季,中國足協頒布了分三次清理昔日欠薪的原則,但同時也表示,這屬于“特殊時期特殊處理”,不可能一直延續下去,新賽季將嚴格落實準入政策。因此,今年的中超聯賽是否還能保持18支球隊的規模就打上了問號。
目前,廣州城足球俱樂部的股改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而遭遇資金難題的深圳足球俱樂部的生存前景尚存變數。對此,中國足協在昨天的會議上明確表示,俱樂部的準入材料提交截至3月3日,一旦有俱樂部無法完成準入,那么不排除新賽季“縮編”中超聯賽規模,最終參賽隊數量將視準入情況而定。
昨天的會議上,另一項聯賽政策變化也頗為引人關注,就是“U23政策”被廢止,取而代之的是“U21政策”。“U23政策”此前已實施了六個賽季,當初中國足協推行這項政策,主要是希望培養年輕球員,給他們爭取更多上場的機會。但一些球隊以消極態度來對待這項政策,經常出現U23球員剛剛出場就被換下,或者補時階段才匆匆換上場的鬧劇。
從“U23 政策”實施的六個賽季看,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甚至有些反作用——U23球員成為各俱樂部爭搶的“香餑餑”,身價和收入大幅上漲,有的U23球員身價高得離譜,與其實力嚴重不符。在此情況下,有些年輕球員不思進取,俱樂部運營成本也相應增加。
綜合考慮,足協決定新賽季起取消“U23政策”,實施新的“U21政策”,即:中超聯賽,每隊至少報名5名U21球員,并且在本俱樂部注冊4年以上;中甲聯賽每隊至少報名5名U21球員,并且在本俱樂部注冊4年以上,同時,1名U21球員始終在場上;中乙聯賽則是至少報名U21球員5名,本區域球員5名,1名U21球員始終在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