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際上的認可主要是按影響因子,國內還要看分區。我感覺影響因子高的當然要好,否則不會高。
AIP ADVANCES 與 JAP的另一個不同是審稿速度要快很多,而且上線見文章號的速度非常快(可能是所有期刊最快的,接收后一個禮拜左右即上線)。
新期刊的第一個影響因子一般都偏低,然后上升。AIP ADVANCES第二年的影響因子應該過2, 接近JAP,然后趕超。
一個雜志的興衰取決于兩個決定性的因素。第一,雜志的高層管理者的出版決策,第二,雜志的Editorial Board,也就是文章的第一道關卡。APL最后被AM等雜志趕超是因為它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并沒有“開源”,而是“截留”,讓十幾二十年間好多類似于研究納米的“熱”文章都跑到別家了。話說回來,AIP AD跟JAP還有APL都是隸屬于AIP的旗下。人家有好東西肯定先投APL,畢竟你AIP AD現在的影響因子才1.3,APL接近4。誠然,AIP AD的open acess相較于APL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但是基于現在AIP出版社窘迫的狀況,時間久了會怎么樣我不清楚,但要是有人說AIP AD三五年就能追上APL,那真的是要笑掉大牙。有些人諷刺“國人投文章只看影響因子”,但他說來說去圍繞的中心還是IF。
像所謂“慘不忍睹”的JAP,IEEE,JMMM這樣的低影響因子雜志,一些文章的0引用那是必然的,不然IF也不會這么低。但是如果有些人因為這個就說這三個雜志都是垃圾,那估計他沒看過多少這些類雜志的文章。500+引用次的文章在這三個雜志中還是不少的,而且系統的對廣大碩博很有用的文章比比皆是。當然有些樓上的大牛壓根看不上類似于應用物理大類排第一的APL這類雜志并且覺得這些都是垃圾的,那就另當別論。畢竟人家眼里只有AM,Nanoscale,Nanoletter這類文章,低IF的文章都看不上眼罷了。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