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項名為“歐洲足球超級聯賽”的賽事,在世界足壇引起廣泛關注。
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皇家馬德里、利物浦、AC米蘭等12家歐洲老牌足球俱樂部宣布將組建該賽事,同時公布了賽事組織形式、資金分配等方案。21日凌晨,此事便因其中6家英超俱樂部退出而暫時擱淺。歐超聯賽發表聲明稱,聯賽將暫緩舉行。至今,12支初創球隊已陸續有10家宣布退出,西甲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兩家俱樂部尚未表態。
歐洲超級聯賽因何而起,又是什么原因令各首倡俱樂部選擇退出?
從目前看來,經濟利益的驅動是促成歐洲超級聯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歐超聯賽原定每賽季由15支創始球隊和5支邀請球隊參與。若賽事順利舉辦,這些球隊的收益將大幅超越在歐冠聯賽、歐聯杯等歐足聯旗下賽事中的所得。在這些俱樂部看來,歐足聯對于歐冠等賽事調整頻繁,增加參賽球隊和比賽場次,俱樂部增加了成本,但在收益分配上并未獲得理想份額。特別是近兩個賽季,收入受疫情影響減少,也促使這些俱樂部有了新想法。
在12家俱樂部宣布創立歐洲超級聯賽約20小時之后,歐足聯正式通過了歐洲俱樂部賽事改革方案。自2024—2025賽季起,歐冠聯賽參賽球隊將由24隊增至36隊,現行的小組賽階段賽制也進行了大幅修改。此外,歐足聯迅速與英格蘭、意大利、西班牙足協及各自聯賽發表聯合聲明,對歐超聯賽表示反對。國際足聯及國際奧委會等體育組織,英超、意甲等不少球隊也表達了不滿。歐足聯更表示,可能禁止參加歐超聯賽的球員代表國家隊出征歐洲杯、世界杯等賽事,參與球隊也有可能被各自所在聯賽“驅逐”。此外,幾乎所有參加歐超聯賽球隊的球迷群體都以各種方式明確表示反對,各隊退役球員也發言聲討,認為歐超聯賽是小圈子內部的封閉賽事,背離了足球運動開放發展的基礎。
如今,歐超聯賽偃旗息鼓,但并不意味著問題的解決,各方關系的修復也仍需要時間。歐超聯賽雖然擱淺,但在各方矛盾不可調和之時,這項賽事或許還會被重新提出。(記者 劉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