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國歌第四次奏響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在女子雙人3米跳板的決賽中,河北運動員王涵搭檔施廷懋一路領先,以326.40分的成績毫無懸念地奪得金牌,為中國跳水隊贏得了“開門紅”。這是我省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的首枚金牌。
女子三米跳板是中國跳水隊的王牌項目。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以來,中國跳水“夢之隊”就以女子三米板八連冠、世錦賽十連冠的成績在世界賽場上確立了優勢地位。“跳水皇后”、王涵的同門師姐郭晶晶曾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與搭檔吳敏霞獲得雙人項目的金牌。王涵和施廷懋兩人自出戰雙人三米板項目以來,在國內外比賽中所向披靡,難遇對手。東京奧運會上兩人更是憑借穩定的發揮,將金牌收入囊中,延續了“夢之隊”在該項目的輝煌。
出生于保定的王涵,不到4歲時就被父母送到保定市體育幼兒園開始練習體操。2000年,9歲的王涵在河北省體操隊集訓時,河北跳水功勛教練、郭晶晶的啟蒙教練李芳去體操隊選隊員時,一眼就看中了她。李芳回憶說:“見到王涵時,覺得她和郭晶晶特別像,身體條件、協調性、力量都非常好,所以就把她選到跳水隊了。”就這樣,王涵與跳水結下了不解之緣。2008年,王涵進入國家隊,在劉恒林教練的點撥下一舉成為國家隊重點培養的跳板主力。接下來的幾年里,她曾多次獲得世錦賽女子雙人三米跳板項目的冠軍。但在運動生涯里,對于頭頂世錦賽冠軍光環的王涵來說,奧運會才是最終目標,對于奧運冠軍的渴望讓她在腰傷反復的情況下依舊勇往直前。前兩屆奧運會,王涵作為替補隊員一直與奧運賽場擦肩而過,今年30歲的她,用熱愛與堅守,終于拿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枚奧運金牌。
用教練李芳的話說,王涵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對于性格有些大大咧咧,不太爭搶的她來說,一開始在高手如云的中國跳水隊并不是那么突出,“三出四進”國家隊也使她的運動生涯充滿挫折。尤其是在上屆里約奧運會落選后,26歲的王涵也曾想過退役。李芳得知后,認為以王涵現在的條件選擇放棄,實在太可惜。于是每周日,李教練專程從秦皇島趕赴北京,加強王涵的基本功訓練,改進技術動作,做思想工作,讓她恢復對跳水的信心。
就這樣每周往返,李教練堅持了4個多月。李芳對記者說:“在人才輩出的跳水隊,王涵一直堅持到三十歲才首次參加奧運會,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這中間無論是克服身體的傷病還是心理的波動,都不是常人能想象到的艱難。但是她等到了,而且把握住了這次機會,我為她感到驕傲!如果王涵還有意愿堅持跳水這條路,繼續拼搏的話,我還會繼續支持她,看好她,為她加油!”(記者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