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保定小將李冰潔,出生于游泳世家,父親李健曾獲得男子800米自由泳全國冠軍,母親王偉也是中長距離自由泳的名將,曾進入全國前六名,退役后成為保定市新市場小學的一名體育教師。
“冰潔1歲多、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帶孩子到泳池玩兒,那時她就特別喜歡水。四五歲時,放到水里,就能自己玩兒了。”李健回憶說。
因為深知專業運動員的酸甜苦辣,開始時,李冰潔的父母并沒打算讓孩子走專業游泳道路。只不過,她所上的新市場小學是一所具有游泳特色的學校,從一年級開始,李冰潔便加入了學校的游泳班。
“孩子太喜歡游泳了,學校五六十人的大班課,讓孩子不過癮。”李健說,上一年級之后不久,李冰潔便師從保定市游泳隊教練高燕午,每天放學后再到市游泳館進行訓練。
小學6年,李冰潔風雨無阻,從未因頭疼腦熱請過假。寒暑假,一天要到市游泳館訓練2次,有時清晨就去訓練,她從沒延誤過。訓練時,起跳轉身等動作,她會留心去體會,學得很快。
在高燕午看來,李冰潔水感好,腦子靈,做事細心,肯付出,比賽沒負擔,是比賽型選手。
李冰潔的這些特點也帶到了學習中。正如她的小學班主任夏艷會所說,高強度的訓練下,她從未耽誤過一節文化課,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小學期間,李冰潔開始參加一些省市級的比賽。“每次比賽都會帶給我們一點小驚喜。”李健說,這些驚喜,讓他們越來越糾結,到底讓不讓孩子參加專業訓練呢?
2014年,李冰潔在省里組織的一次苗子集訓中,被國家游泳隊副總教練劉海濤看中。
這成為李冰潔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劉教練說,冰潔水感好,動作連貫,游起來輕,心肺功能強大,具備中長距離運動的天賦。”李健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教練,幫助孩子把訓練搞好。”
2017年全運會,李冰潔一個人豪取400、800、1500米自由泳及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四枚金牌,并且在400米和1500米自兩個項目都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天才少女”的名號隨即傳遍國內泳壇。
東京奧運會,以兩破亞洲紀錄的成績站上領獎臺,李冰潔夙愿得償。
縱觀李冰潔的成長經歷,正是保定市體教融合戰略的縮影。
按照全市規劃,保定確定一所高中、一所初中、一所小學掛牌成立單項或綜合體育運動學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體育特色。全市掛牌成立各級各類體校251個。
新市場小學的游泳、前進小學的籃球,保定一中的足球、保定二中的乒乓球、保定七中的舉重、保定二十六中的自行車等,校校有特色,競相出成績。(記者 李慧英 王日成 通訊員 張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