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自貢彩燈,溫暖千家萬戶
(相關資料圖)
講述人:四川自貢胡氏花燈傳承人?萬?玲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燈會。近年來,自貢燈會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張閃亮名片。胡氏花燈,就是自貢彩燈大家庭中的一員。
四川自貢彩燈。光明日報記者?周洪雙攝/光明圖片
胡氏花燈技藝代代傳承,在我母親胡德芳手上又有了很大發(fā)展。她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傳統(tǒng)工藝燈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進。比如,把扎染藝術、剪紙藝術、生肖文化等融入燈品,推出了一系列創(chuàng)意十足的花燈,由此胡氏花燈掛進了大街小巷、千家萬戶。
打我記事起,家里的小作坊里,就處處堆放著制作花燈的材料。我從8歲就開始跟著母親學書法、剪紙、做手工花,后來成了她的助手。母親76歲高齡時,還拿出全部積蓄,修建胡氏花燈工藝廠、胡氏花燈文化園,還原古老的逛花燈場景,免費向公眾開放。她總是對我說,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些實事,讓自貢彩燈得到全世界友人的喜愛。
我明白,對于母親來說,胡氏花燈不只是一盤簡簡單單的生意,更是一種畢生難舍的情結。我也發(fā)誓要倍加努力,把胡氏花燈一代代傳承下去。
于是,我注冊了“胡氏花燈”商標,還申請了很多專利。我們和中國彩燈博物館共建青少年教育基地,邀請學校組織孩子們來做研學體驗,帶著他們現(xiàn)場體驗“一根絲變成一盞燈”的神奇過程??粗⒆觽兡樕象@喜的表情,真是幸福極了。
在四川很多地方,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家里只有孩子和老人。我就想,要是把胡氏花燈制作培訓基地建到農村去,讓留守的人們在家門口也能賺到錢,那該多好啊。
正巧,我在自貢市沿灘區(qū)仙市鎮(zhèn)遇到了身殘志堅的陳洪宇。他熟悉互聯(lián)網,對花燈也很著迷,我就收他為徒,和他一起在當?shù)亟⒘撕匣糁谱髋嘤柣亍⒓庸S房,派出熟練師傅駐扎當?shù)?,手把手地教徒弟。大家平時制作小型花燈,逢年過節(jié)就外出參加燈會布展。
現(xiàn)在,我們和自貢市富順縣趙化鎮(zhèn)共建的胡氏花燈制作培訓基地也已投用,一大批彩燈工匠靠著手藝富了口袋。更多鄉(xiāng)鎮(zhèn)的培訓基地也在籌劃之中。有燈會布展時,我們的培訓基地已能派出上百名熟練工匠。胡氏花燈不但暢銷國內,而且遠銷新加坡、泰國、印度等地。
眼瞅著春節(jié)又要到了。我們正在加緊制作,一定要讓花燈掛滿大街小巷,照亮今天的好生活。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張勝、王勝昔、李曉東、周洪雙、李宏、張國圣、蘇雁、王斯敏?光明日報通訊員?段陽東、葉春艷)
《光明日報》( 2023年01月09日?07版)[ 責編:張悅鑫]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