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是我國農(nóng)歷一年之中的第二天,亦是正月第二天,它一般在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的立春和雨水兩個節(jié)氣之間。在這一天,我國舊時有回娘家、吃面條、喝元寶湯等習俗。
回娘家
【資料圖】
“回娘家”又稱“歸寧”。舊時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通常置辦一大袋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xiāng)親,一如過年的情景。禮物頗薄,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表達了姑娘對鄉(xiāng)親的切切思念。
這一天,姑爺們精神抖擻,帶著穿戴一新的夫人和孩子,提著豐厚的禮品,專門給岳父岳母拜年。“回娘家”的習俗,也給出嫁的女兒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姐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老少團圓,其樂融融。
吃面條
“初一餃子初二面”,按傳統(tǒng)的做法,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過,現(xiàn)在的人們,一般都做成打鹵面或者炸醬面,圖的是條條順,寓意新的一年順順當當。
元寶湯
初二這天中午,還要吃上一碗餛飩,俗稱“元寶湯”,祈望新的一年生活更加富足。
一盤餃子
一碗面
一桌飯菜
一個紅包
生活的溫情
其實就蘊藏在這些柴米油鹽中
大年初二,為什么要回娘家
為的就是這份親情和牽掛
最后再為廣大已婚男同胞
送上幾個見岳父岳母的小提醒
嘴要甜,手勤快
愛心禮物別忘帶
少吃肉,多吃菜
顯得紳士又可愛
宋鳴洋
來源:北京發(fā)布
[ 責編:田媛]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