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面融入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旅游業態進一步豐富。記者從海西州文體旅游廣電局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州共接待游客676.1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8.72億元。
為全面融入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海西州開展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調研,結合各地區生態旅游資源特點,堅持精品化、生態化原則,精準定位生態旅游產品,對全州文化旅游資源統一保護、規劃、開發和營銷,因地制宜差異化推進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工作。
海西州圍繞“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的品牌定位,明確“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塊”的生態旅游總體布局,結合州內生態資源稟賦,指導各地區保持景觀原真性特征,以全域旅游要素為載體,差異化推進特色核心吸引物和生態品牌建設,全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產品。
其中,海西州“智閣魯如”體育文化藝術節入選2022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激情穿越柴達木”精品自駕游線路入選2022年中國十佳精品線路;冷湖火星小鎮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入選第一批青海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雙創基地;茶卡鹽湖天空壹號景區、“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入選第一批青海省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點)創建單位。
在推動生態游向更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海西州文旅部門也不斷完善豐富旅游產品,通過優化路線,附加特色元素等,提升旅游產品多樣化。大力發展集生態休閑度假、農耕體驗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一批休閑農業觀光園區和鄉村旅游點,助力鄉村振興。依托鹽湖、新能源、工業遺址等資源,培育以參觀、體驗、創意為核心的新興工業旅游產品,并利用高原極限越野挑戰賽、激情穿越柴達木等賽事品牌,打造“高原戶外運動旅游勝地”。
此外,海西州還通過打造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區域生態旅游大環線,豐富德令哈浪漫星空、格爾木昆侖探秘、茫崖火星探險等生態旅游線路,豐富游客體驗方式。積極培育茶卡鹽湖、昆侖山等具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景區。截至目前,全州共有A級景區15家、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2家,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9家。
今年以來,海西州制定《海西州生態旅游產業鏈2022年工作推進方案》,全面延伸產業鏈,深化產業融合,為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開工建設臺吉乃爾野奢文旅小鎮、冷湖天文觀測基地賽什騰山公路等文化旅游項目76個,完成投資7.49億元,實現旅游供給多元化、高品質化。
在公共文化建設方面,推進州級文化館、博物館,格爾木市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構建城鄉一體的文化旅游服務圈。健全茶卡游客服務中心、鹽湖景區等“智慧景區”平臺,推進州、縣、景區(文旅企業)三級聯動的智慧文旅體系建設,實現全行業數據匯聚與共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