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元旦、春節臨近,全國各大電商平臺商品預售、優惠打折、滿減紅包等促銷活動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對待促銷誘惑,謹防消費陷阱,近日,西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兩節”期間五大網絡消費警示。
警示一:甄別渠道,理性消費。消費者選擇平臺消費時,要選擇正規網絡平臺、正規平臺內經營者,選擇正規付款渠道購物并保存好相關信息。
警示二:甄別宣傳,理智消費。消費者網購時,要認真查看經營者在平臺的商品信息公示情況,不要相信絕對化用語的廣告宣傳,不被明顯低價所誤導,切勿盲目跟風購買,防范低價劣質、高價假冒等陷阱,選擇信譽好、有保障的電商平臺消費。
警示三:理性參與,貨比三家。消費者網購時要從信譽度、成交記錄、評價詳情等多方面對賣家信譽評估。對于甩賣、清倉、最低價等優惠打折的商品,要對比平時銷售價格,甄別“低價”是“真實惠”還是“設套路”,警惕價格陷阱。
警示四:抵制違法,安全消費。消費者網購時要堅決抵制法律法規不允許網絡銷售的商品,不購買禁限售商品;提升甄別能力,杜絕“三無”外賣、“三假”直播;謹慎網購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不輕信借疫情宣稱所謂“神醫”“神藥”的虛假廣告。
警示五:慎選自建電商平臺。規模小、運營時間短的自建網站會存在不能及時發貨、無法自主完成七日無理由退貨、售后客服聯系不暢等平臺建設問題,消費者網購時應選擇已公示主體資質,公示交易規則的網站。
此外,消費者在網購交易過程中應索取和保存好相關證據,包括商品實物、外包裝、頁面截圖及聊天記錄等,在發生交易消費糾紛時,先與賣家、交易平臺進行協商,不能解決的可撥打網店經營者所在地的12315投訴電話進行投訴,或通過“全國12315平臺”(小程序)進行投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