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卓扎灘村護林員 馬世祥
我叫馬世祥,今年62歲,是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卓扎灘村的一名護林員,守護村里近50公頃森林。
今年是我成為護林員的第三年,在我眼里,改革開放就是綠水青山換新顏——受益于“河湖長制”和“巡河湖”制度的推行,以及扎實開展的河湖“清四亂”等專項行動,家門口的小河又變回了兒時的水清岸綠;而昔日的砂場也變身景區,讓村里人吃上了“旅游飯”。
自景區開園以來,我們村24戶脫貧戶的參與率達到了100%,通過參加保潔、管理等公益性崗位,參與景區內攤位經營等方式,實現了穩就業。在旅游旺季,景區共有經營性攤位153個,農家樂20家,參與管理、經營的勞動力達305人,鄉村旅游讓將近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鄉村旅游的發展也帶動了我們村人居環境的變化,村里鋪設了柏油村道,粉飾墻面4萬平方米,拆除廢棄棚圈300多處,種植苗木3萬多株,新增綠化面積9萬多平方米。今天的卓扎灘,村容整潔、綠樹成蔭,顯得靜謐而和諧。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污染物協同治理,強化土壤、地下水、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有序推進農業面源和工業點源污染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讓我再次感受到了青海要保護生態環境、高質量治理生態環境的決心,相信在一系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新突破下,今后青海的天會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李慶玲 整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