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我省印發《黃河青海流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至2025年,我省將依托黃河青海流域自然地理和文化資源分布特征,規劃打造黃河青海流域三項工程、五大功能區。
黃河青海流域覆蓋我省2市6州35個縣級行政區域。黃河青海流域的黃河、湟水河、隆務河等帶狀分布的水系是黃河文化的重要承載區,薈萃了河湟文化、熱貢文化、格薩爾文化等一系列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呈現出多元融合的青海。
依據黃河青海流域自然地理和文化資源分布特征,我省將按照保護生態、傳承文化、突出特色、合理利用、協調發展的思路,構建“1+1+3+5”的總體布局。
其中,“1”為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安全底線,推進沿黃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1”為打造河湟文化品牌,以西寧、海東為重點區域整合利用自然生態、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民族民間文化等資源,樹立河湟文化品牌。
“3”為實施推進三項工程,黃河文化系統性保護工程將全面挖掘和梳理黃河青海流域文化遺產資源,對流域內涉及的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革命文物、歷史文化名城(鎮、村)等分類指導、整體保護、系統傳承、永續利用;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工程將整合串聯黃河沿線的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場館、旅游景區及鄉村旅游點等文化旅游資源,重點打造黃河源頭生態旅游段、龍羊峽-李家峽旅游段、貴德-坎布拉旅游段等;蘭西城市群文旅產業工程將加強蘭西城市群區域間文化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點),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等。“5”為打造黃河生態文化保護區、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黃河生態旅游示范區、黃河文化遺產廊道建設區、蘭西城市群協同發展區五個功能區。
《規劃》指出,到2025年,黃河青海流域黃河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河湟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黃河文藝精品不斷涌現,黃河文化遺產廊道有序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青海段)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旅游產品不斷豐富,“1+1+3+5”總體布局初步形成,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體系基本建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