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父親早逝、母親患病、哥哥失常、丈夫失明,面對接踵而至的生活磨難,她沒有怨天尤人,執著堅守37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孝老、養兄、護夫的重任,贏得了鄰里群眾的高度贊譽。她就是2023年第一季度孝老愛親類“青海好人”董文英。
1968年,董文英出生在湟源縣和平鄉曲布灘村,家里有9個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七。1986年,在鄉村任教一生的父親剛剛退休,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全家失去了生計的來源,為此,董文英主動放棄了優異的學業,和姐姐到湟源縣城學習理發謀生。沒過多久,因為一場意外,董文英的二哥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當時哥哥姐姐們已經成家,而且家庭條件都不太好,董文英義無反顧地把二哥接回家照顧。為了幫助二哥康復,董文英帶著二哥到處求醫問藥。然而事與愿違,二哥的病情發展到癱瘓在床。但多年來在董文英的精心照顧下,二哥從未得過褥瘡,董文英付出的艱辛卻難以言表。
除了照顧二哥,董文英還要照顧久病的母親。失去視力的母親因膀胱炎的折磨,每隔20多分鐘就要如廁一次,這讓守候在旁的董文英幾乎整夜無眠。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董文英頂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和壓力,用自己的真情和付出詮釋了愛的真諦。
41歲那年,董文英經人介紹,與來自湟源縣波航鄉的米庭生相識。可能是因為米庭生也曾有過照顧患病母親的相似經歷,兩人惺惺相惜,隨后戀愛結婚。婚后,米庭生也擔起了這個家庭的生活重任。兩年后,他們可愛聰慧的女兒降生了。看著善良的丈夫和可愛的女兒,董文英覺得生活開始豐富多彩起來了。
天有不測風云。2015年,董文英的丈夫突感身體不適,到醫院一查,竟然得了腦瘤。在花去了16萬多元治療費后,丈夫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他的雙目失明,還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糖尿病。但董文英不離不棄、生活上全心照顧、思想上耐心開導,讓丈夫重新樹立了對生活的信心。社區工作人員通過走訪了解到了董文英家的困難,把她安排進社區做協管員和村警,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鄰里群眾也主動幫助董文英解決生活難題……
如今的董文英一家三口住在西寧市湟源縣城關鎮丹城佳苑小區,這是政府給他們的安置房,房間雖不大,但是每個角落都收拾得干凈整齊。“我在客廳、臥室掛了風鈴,讓他能辨別方向。餐桌上給他放好溫水杯……”多年的照顧,讓董文英有了不少經驗。在丹城佳苑小區,人們時常能看到董文英攙扶著丈夫一起散步。夫妻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2015年到2019年,董文英的母親、哥哥相繼離世,懂事貼心的女兒成為她最大的安慰。雖然家庭條件并不富裕,但董文英十分重視教育,對孩子總是言傳身教,通過一件件小事讓她從小懂得孝老愛親。如今12歲的女兒已經成為家里的“小幫手”,這讓董文英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生活雖難,可人間有愛,有太多的人幫助我,鼓勵我,我很感恩。一家人在一起,你為了我,我為了你,日子就有奔頭。我相信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董文英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