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加快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設立準備工作和謀劃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中,堅持“九大建園理念”,持之以恒推進“生態保護、生態科研、生態文化”三大高地建設,以“大聯動”推動“大保護”,全力保障國家公園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生活安全,努力形成生態保護大格局。
強化體制機制“大聯動”,建立40個標準化管護站以及智能巡護管護系統,建立首支無人機巡護隊伍,通過建立信息化管護平臺,著力強化管護站和各層級信息聯動和管護協同,進一步優化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格局,打造“一橫十縱”的高質量生態屏障千里巡護線。2022年,40個管護站1265名管護員共開展巡護6.18萬次、169萬公里。
同時,在推動國家公園能力建設中,強化科研與保護聯動結合,高標準建立祁連山國家公園科研監測體系,相繼建成監測站7個,整合各類監測站點28個,不斷健全完善生態系統監測網絡,完成3只雪豹、10只荒漠貓、23只黑頸鶴衛星跟蹤監測,填補了我國在雪豹、荒漠貓、黑頸鶴遷徙活動數據方面的空白,雪豹等旗艦物種監測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通過智慧國家公園建設,信息化數據模塊系統初步成型,全面建成大數據平臺和州縣分控中心,累計布設監測設備95套、高位云臺79套、智能卡口監控系統26套,226臺野保相機實現無線傳輸和自感拍攝,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已達到8000平方公里。同時不斷完善大數據管理平臺功能模塊,開發微信小程序“智慧祁連山”及微信公眾號“場館預約”功能,優化完善巡護終端APP“掌上園區”等功能。
此外,通過推動社區發展機制創新研究探索,準確把握保護與發展的辯證關系。持續深化“村兩委+”機制,開展社區產業轉型發展專題調研,完成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第一階段調查研究任務并形成積極成果。先后將國家公園周邊20個村設置為聯點村,鼓勵引導當地農牧民參與國家公園建設管理,通過建立舉報監督機制、技能培訓、開展義務巡護等促進社區參與保護工作等,在廣大群眾中樹立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美麗家園的主人翁意識,讓廣大群眾成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宣傳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