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崔永燾報道)5月15日,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海省不斷完善生態法治體系,以良法善治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
我省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推動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2022年完成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10件次,確保作出的重大行政決定合法有效,推進公職律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促進依法決策、把關制度措施、防范化解執法風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助力法治政府建設。
全省不斷健全完善生態法治體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省生態環境廳配合完成《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起草工作;制定我省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見的實施意見;“青海湖水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2022年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案例;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發改委等5部門印發《青海省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實施方案》,對94家重點企業開展環境信用評價,對警示及不良企業進行約談,強化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督促指導其修復信用,提升企業現代環境治理水平;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點位增加到76個,實現了我省主要生態區域的全覆蓋。制定《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規范化示范單位建設工作方案》《青海省生態環境系統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編制《青海省生態環境部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權責清單(試行)》,著力推進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圍繞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開展深入攻堅治理行動,取得積極成效。國家對我省2021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結果為“優秀”。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4%,8個市州環境空氣質量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系統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安排中央和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20.59億元,支持實施38個重點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實施湟水河排污口整治1111個,完成率61%。全省3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總體保持穩定,長江、黃河、瀾滄江及涅水河出省境斷面水質保持優良。扎實推進土壤風險綜合防控,安排資金實施31個村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全省土壤環境保持清潔。西寧市“無廢城市”試點創建典型模式在全國推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納入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制定印發《關于嚴禁危險廢物跨省轉入處置進一步強化環境監管的意見》等14項政策制度,著力補齊短板弱項。強化醫療廢水收集、處理全過程監管,醫療廢物、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