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崔永燾 報道) 5月18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科研高地”建設研討會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
會上舉行了祁連山國家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為北京林業大學時坤等12位祁連山國家公園專家工作室授牌,為青海師范大學王文穎等6位祁連山國家公園專家庫代表專家頒發聘書,發布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2022年度生態氣象公報,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與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西北院黑河站、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
作為全國林草科技周青海分會場主題活動之一,本次研討會旨在全面總結2017年試點以來“生態科研高地”建設的主要成效和有益經驗,加強與各界專家學者交流溝通,增進了解、促進合作,共同分析研判國家公園科研工作面臨的主要形勢、機遇以及各類挑戰,在打造“生態科研高地”上進一步開闊思路、開辟路徑、大膽探索,著力構建高水平的科研工作體系,努力為我國國家公園科研工作提供更加豐富廣闊的實踐經驗和成功模式。
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青海省林草局全力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高水平建設科研體系,切實加強科技支撐保障,不斷提升調查監測水平,全面推進監測、科研和宣教三大平臺建設,構建了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推動了旗艦物種和典型生態系統的全面保護,國家公園內山清水秀、草木蒼翠、鳥獸靈動,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明顯提升,自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