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縣域經濟是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經濟基礎,是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的重要平臺,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重要來源地。2022年上半年,河北省115個縣(市)實現生產總值10380.8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52.4%;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完成營收1.6萬億元,帶動467.3萬人實現就業;縣域經濟已經成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有力支撐,對河北省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當前,受公共服務、交通區位、產業基礎等因素影響,我省縣域經濟發展仍存在發展理念相對滯后、高端人才相對短缺、融資成本相對較高、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等問題,特色產業“大而不強、支撐不足、困守低端”現象比較突出,亟需通過轉型升級打破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瓶頸。
打破發展瓶頸,加速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河北應著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解放思想,加速更新發展理念。樹立開放發展理念,打破縣域的地理邊界和行政邊界,將縣域經濟融入大的區域發展戰略中,在更廣闊的空間里整合優質生產要素;樹立科學發展理念,順應區域發展規律、產業發展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在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謀發展求突破;樹立系統發展理念,理順“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的內在發展邏輯,系統推動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多措并舉,加速引進高端人才。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到一二線城市設立運營中心和研發中心,打破縣城公共服務差和生活質量低的引才瓶頸;鼓勵產業集群龍頭企業與國內外一流專業服務機構深度合作,打破高端人才團隊組建困難的引才瓶頸;鼓勵各縣出臺有競爭優勢的高端人才柔性引進專項政策,打破高端人才身份歸屬的引才瓶頸。
拓寬渠道,切實降低融資成本。引導市縣兩級政府設立區域特色產業投資基金,整合社會及金融機構資金,支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龍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品牌打造和管理能力提升;鼓勵省級投資平臺積極拓展縣域市場,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做大做強,提升其在產業鏈供應鏈中的話語權;引導專精特新企業搶抓政策機遇,用好用足政策資金和低息銀行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
搭建平臺,加速提升技術能力。搭建優質研發資源對接平臺,幫助企業對接高校、科研院所、技術交易中心等優質科技資源,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搭建政府主導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切實解決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共性技術難題;搭建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效率;搭建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實驗設備與檢測設施共享平臺,支持中小企業開展各層次的科技創新。
(董葆茗 作者為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地理信息大數據平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