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載創新奮斗,普通工人“煉”成“工人院士”
——記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職員李征
李征。本人供圖
(資料圖片)
12月2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名單,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二次檢修中心四級職員李征名列其中,成為國網冀北電力獲此殊榮的“第一人”,也是本屆唯一一位來自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的高技能人才。
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評選表彰是國家對全國優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制度,每兩年評選一次,迄今已開展十六屆。其中,中華技能大獎被譽為“工人院士”,是國家對高技能人才的最高獎勵。本屆共30人獲獎,目前全國有320人獲此殊榮。
李征(左)與同事在變電站內巡視檢查電網設備運行情況。通訊員張宇陽攝
此次獲得殊榮的李征出生于1978年,從業22年來,始終堅持崗位創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從一名普通工人逐漸成長為行業內的創新先鋒。
鳥類在電力設備架構上筑巢會威脅電網運行安全。為解決這一“頑疾”,李征借鑒機場激光驅鳥的思路,實現了激光驅鳥技術首次在變電站實際應用,所研發的鳥類習性匹配系統屬該領域首創,成果獲全國電力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和河北省優秀科技質量成果獎。他還主持研發了“基于AI的變電站智能防汛監控系統”,已在多座變電站推廣應用,開創了變電站防汛智能運維領域的先河。
李征在變電站內巡視檢查電網設備運行情況。通訊員張宇陽攝
多年來,憑借著刻苦鉆研、敢于創新的勁頭,李征累計獲國家專利121項,參與編寫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1項,獲省部(行業)級創新成果獎19項、省部(行業)級技術革新獎25項,創造經濟效益9500多萬元,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等多項殊榮。
在自身不斷進步和成長的同時,李征還積極開展導師帶徒和技術幫扶,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軍人,為電力行業技術創新、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作出自身貢獻。截至目前,與他簽過師徒合同的42名青年員工,全部成長為技術骨干和各級專家人才。其中,3人被評為省部級勞動模范、2人被評為河北省金牌工人、3人被評為河北省能工巧匠、4人被評為國家電網公司級優秀專家人才、9人被評為國網省公司級優秀專家人才、15人被評為高級技師。
在“公益勞模創新工作室”,李征(左二)與工作室同事一起測試變電站激光自動驅鳥裝置。通訊員李建洲攝
近幾年,李征又將目光投入到創新和公益上來,倡導“創新+公益”發展模式,以職工創新成果服務公益事業,打造全國首個以職工創新成果服務公益事業的“公益勞模創新工作室”。
李征帶領團隊研發的“智能溫室大棚自動控制裝置”“智能菌類大棚環境監測系統”和“全天候果樹、農作物驅鳥器”等科技扶貧成果先后在河北、山西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應用,為農民脫貧致富、建設美麗鄉村作出了積極貢獻;研發的“智能紫外線臭氧殺菌消毒控制器”“地道橋積水覆冰監測報警裝置”和“路燈漏電報警防護裝置”,為疫情防控和建設智慧城市增添了“安全盾”。
22年刻苦鉆研,勇于創新;22年愛崗敬業,干事擔當。憑借對事業的忠誠和對工作的熱愛,李征通過拼搏奮斗,干出了令人矚目的工作業績,勾勒出一位奮斗者的精彩人生軌跡。(河北日報記者師源 通訊員桂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