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世界報道:兩會特刊·民生熱議|健全體系,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2023-01-15 07:40:27 來源:河北新聞網

    河北省首家由出版人開辦的24小時書店——呈明書店“在暗夜為讀者呈現一片光明”,是省會市民文化夜生活的一處詩意棲息之地。(河北日報資料片)河北日報記者田明攝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內容如陣陣春風,給人無限溫暖。出席省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渠道,完善城鄉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持續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資料圖)

    關注城鄉,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覆蓋”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推進文化惠民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河北省持續加大投入和協調力度,已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前幾年,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數量較少,且利用率不高,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推進緩慢。目前,這種情況得到很大改善,我們村更是變化巨大。”省人大代表、唐山市豐南區小集鎮柳河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周凱說,近兩年,柳河村修建了6萬平方米的柏油路面,建起了文化墻、文化場館,特別是2022年初,還專門建起了講述村子發展變遷歷史的村史館。

    村莊小變化,折射出整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大提升。近年來,隨著政府大力投入資金、人力,基層的文化設施得到極大完善。目前,全省“三館一站”實現全覆蓋,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全部完成總分館建設,省市縣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范圍持續擴大。

    “設施建起來、活動多起來、人氣旺起來、精神足起來——這是各級政府的期盼,也是老百姓的期盼。目前,我們正在向這樣的目標奮進。”周凱代表說,一直以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和難點就在偏遠城鎮和農村。當前,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站的達標情況,在鄉鎮這一級占比較低。因此,下一步就是要努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均衡發展,完善標準化體系。

    連點成線、接線成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一個不斷延伸的網絡,只有織密這個網絡,才能真正惠及更多百姓。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將普遍達標,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將邁上新臺階。

    “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是‘骨’,骨骼強健,身體各部位才有牢固的支撐。建議各地盡快完善機制,進一步落實向基層傾斜的要求,持續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支持力度,從措施、資金、人力等層面形成合力,讓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不僅‘全覆蓋’,而且‘盡其用’。”省人大代表、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館長劉新崗說。

    提質增效,讓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更加“多元化”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源源不斷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應。

    “在網絡化、快節奏的當下,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人們都更加需要多樣化的文化滋潤。”省政協委員、河北省群眾藝術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調研編輯部主任劉珂辛認為,不斷做大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這個大蛋糕,是人民的需求、時代的需求。

    生產優質產品,主動輸送基層。不久前,國家文物局、中央文明辦公布2022年度全國博物館志愿服務典型案例征集結果。河北博物院《傳統文化惠萬民志愿服務項目案例》和邯鄲市博物館《邯博志愿者“流動博物館”服務項目案例》兩個產品項目成功入選。

    “文博單位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立足自身資源特色,通過創新和積極作為,能夠更好地打通博物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省人大代表、蔚縣博物館宣教部主任王艷萍說。

    深入學校、軍營、企事業單位、景區以及偏遠鄉村,將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送到傷病患者、留守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身邊……流動博物館、流動文化大篷車、流動文化館、流動放映室等新型公共服務方式,正在成為河北省各地公共文化服務供應中的一道美麗風景。

    高質量發展,意味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老百姓實現精準對接。

    “二人臺、秧歌、廣場舞、快板……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同群體甚至不同年齡段的人,口味均不同。所以,在豐富文化產品供應的同時,還要根據群眾需求,及時調整、量體裁衣。”省政協委員、張家口市康保縣文化館館長姚桂蘋建議,突出公共文化供給的地域特色,以群眾多元需求為突破口,建立健全群眾文化需求跟蹤反饋機制,讓公共文化服務從“單向輸送”轉變為“雙向互動”,把公共文化資源盤活用好。

    “文化包羅萬象,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和社會力量需攜手同行。在資金扶持、技藝傳承等引導上,要有的放矢。”省人大代表、衡水市圖書館館長田葵表示,可通過完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政策措施,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文化領域。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參與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活動項目打造、服務資源配送等。

    拓展空間,讓更多群眾共享公共文化成果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持久惠民的工作。對于各地來說,在健全完善既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的同時,還要緊跟網絡時代步伐,針對人們的多元需求,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開展有針對性的定制服務,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加快捷。

    “最近這兩年,河北的公共文化服務越來越‘數字化’。比如,打開手機關注‘樂游冀’微信小程序,不僅可預約全省各地景區門票,還能在線瀏覽河北省豐富的非遺項目,預約博物館、群藝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的各種公共文化活動。”劉珂辛委員說。

    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促進了供需雙方互動,讓公共文化服務觸手可及。按照“十四五”全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關規劃,河北省將持續優化升級河北公共文化云平臺,建立具有河北特色分級分布式數字文化資源產品庫群,創新數字化管理和服務模式,讓群眾在“指尖”提出需求、在“云端”獲取服務。

    與此同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需不斷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創新創造和創意,積極拓展新的公共文化空間,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持續“上新”。

    藝韻獨特的圖書館、主題鮮明的文化驛館、設計感極強的文創園區……如今,在石家莊、秦皇島等地的大街小巷,一個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競相涌現。

    “通過文藝創作、研學傳承、傳播展示、講座交流等形式,在街頭、社區、城鄉大力開展文化藝術普及、傳承等活動,零距離服務群眾文化生活。”在省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英坡等人看來,創新打造一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城市書房、文化驛站、鄉村書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向群眾免費開放,將公共文化服務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能夠讓文化惠民輻射帶動效應逐步呈現。(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

    關鍵詞: 人大代表 服務產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亚洲国产a级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