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申請人從原來的“兩地跑”“往返跑”變為“一地辦”“跑一次”
邢臺四地聯手便利市場主體遷移
河北日報訊(記者邢云 通訊員郭文靜)2月10日,清河、威縣、臨西、南宮四地就市場主體遷移登記“四地聯辦”工作機制進行簽約。當天,清河縣存澤密封件有限公司申請遷入威縣,威縣行政審批局受理企業申請后,將相關材料轉交至清河縣行政審批局,檔案資料只在兩局之間流轉,企業無需再到清河申請遷出。這是邢臺市首家享受市場主體遷移登記“四地聯辦”工作機制的企業。
為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遷移便利化水平,清河、威縣、臨西、南宮四地行政審批局研究制定了《便利市場主體遷移聯合工作方案》,共同推出市場主體遷移登記“四地聯辦”工作機制。
按照方案,今后市場主體在清河、威縣、臨西、南宮四地之間遷移,可直接向擬遷入地登記機關提出遷入登記申請,即可享受擬遷入地和遷出地登記機關協調郵寄相關文書及檔案材料的代辦服務。申請材料郵寄費用、幫辦代辦費用由擬遷入地登記機關承擔,《企業遷移登記注冊通知函》及檔案等的郵寄費用由遷出地登記機關承擔,真正做到為企業減環節、減時限、降成本,讓申請人從原來的“兩地跑”“往返跑”變為“一地辦”“跑一次”,實現少跑腿、好辦事、辦成事。
據了解,上述四地不僅區位鄰近,而且人員經濟文化交往頻繁、產業互補性強,加強各方面特別是經濟交流融合顯得日益迫切。為此,邢臺市行政審批局與四縣(市)行政審批部門積極溝通協調,加強業務指導,從政策層面、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最終促成市場主體遷移登記“四地聯辦”工作機制建成實施。
邢臺市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四地聯辦”工作機制用行政審批“減法”贏得企業發展“乘法”,在降低企業發展制度性成本的同時,打破不同地域市場主體間的隱形門檻,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有利于提高區域經濟的活躍度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