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2月16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邢云)今天,邢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作為全省產糧大市,該市將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今年計劃新增高標準農田36萬畝。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北日報記者邢云攝
邢臺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持續提升糧食生產保障能力,筑牢經濟社會發展“壓艙石”。目前,全市累計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669萬畝,任澤區、寧晉縣、柏鄉縣獲評全國率先實現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寧晉縣、南和區、平鄉縣等3個縣獲評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通過持續強化要素保障,全市糧食連年豐收,年產量穩定在475萬噸以上。
圍繞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邢臺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防止耕地“非糧化”傾向,切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2022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155.79萬畝,總產493.83萬噸,糧食面積占全省第三,產量全省第二。組織實施高標準農田、測土配方施肥、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不斷提高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耕地質量。以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基層農技推廣項目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為抓手,大力推廣綠色先進生產技術,推動良種良法良機配套、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推動糧食綠色高質量發展。初步統計,每年培訓指導農民30余萬人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000余人。加強與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的溝通會商,科學研判自然災害的發生發展趨勢,及時發布預警并制定生產技術意見,指導農戶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
邢臺提出,著力推進保障有力、綠色高效的農業強市建設。到2027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全部實現機械化,種養業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跨上新臺階,菜籃子產品供應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