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秀芹)《太行雄鷹》體型巨大、氣勢威猛;《花開富貴》婷婷秀美、艷而不妖;《雙鶴交頸》詩畫相融、物我同化……在河北省阜平縣鄭茂亮根雕作品展廳內,一件件根雕藝術作品,精美絕倫,意韻悠長。自2002年以來,年近八旬的鄭茂亮老人因材就形,創作大大小小、造型各異的根雕藝術作品達千余件,多次在全國各類根藝展中獲獎。
圖為鄭茂亮介紹根雕藝術作品。
鄭茂亮1945年出生于阜平縣臺峪鄉連家溝村,原系水電部第十四工程局職工。工作之余,他從書籍中看到根雕文章和圖片后與根雕藝術結緣,就上山尋求樹根,自學制作。2001年,鄭茂亮退休后和老伴兒一同返回家鄉阜平,自制簡單實用工作臺,尋找山鄉常見的各種樹根,閉門潛心創作。
圖為鄭茂亮介紹根雕藝術作品。
“從原始形態的樹根看出飛禽走獸的形象不難,但從中發掘出美的神韻、富有生命律動的藝術形象,可真有點讀天書的味道。”鄭茂亮介紹,制作根雕作品要匠心獨運,通過認真觀察樹根的枝杈、彎曲、凹凸、紋理、結疤、洞穴、褶皺等,看到人力難及的天趣,進而順勢而為,化腐朽為神奇,創造出藝術佳作。
圖為鄭茂亮創作的根雕藝術品——“神龜獻壽”。
“雙鶴交頸——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吾汝無猜,不鳴即應。語悄悄,情老老。于飛比翼,于嬉交頸”“神龜獻壽——壽比南山松,福如東海水。神龜來獻壽,托桃頂禮拜”……鄭茂亮為創作的每一件根雕藝術品都取上形象的名字,并配以“詩詞”進一步豐富其藝術內涵。
鄭茂亮說,希望能以根雕小技作切入點創作更多藝術品,為提振家鄉人的文化自信及文化振興盡一點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