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現在的孩子很少有參與勞動的機會,基本上就是在課上‘聽’勞動、在課外‘看’勞動、在網上‘玩’勞動,學校開展勞動課非常有必要。”石家莊市復興大街小學一年級學生張時茵的家長楊京說。
楊京介紹,前不久,復興大街小學一年級上了一堂“亮相我的小綠植”勞動課,讓學生親身體驗種植樂趣。老師在與學生一同種植過程中,對挑選種子、種植要點、澆水等知識進行講解。“我家孩子回家后非常高興,滔滔不絕地給我講種植方法,還拉著我一起種。”
楊京認為,這樣的課程讓孩子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體驗到勞動的樂趣,也從中學到了知識,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我希望學校多上這樣的勞動課,讓學生在勞動中學到知識、增長見識。”
采訪中,不少家長期待學校的勞動課能與時俱進,將勞動課與校外實踐相結合。
石家莊市民張女士的兒子是小學六年級學生。張女士說,孩子的勞動課內容有田間小菜園、廚房小教室、手工小車間等。通過勞動課,孩子不僅養成了主動拖地、疊被子的習慣,還學會了攤煎餅、做西紅柿炒雞蛋、清理灶具等技能。孩子即將步入初中,張女士期待中學的勞動課能有一些新變化。
“勞動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學校開展勞動課。”張女士認為,孩子需要更廣闊的平臺來認識社會、感悟自然、觀察生活。她期待,學校能將勞動課與校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到更多場景中培養和發展孩子的創造才能。(文/河北日報記者呂若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