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心儀好書、品聯名咖啡、逛公益攤位、手作拼貼詩、交換二手書……這個春天,創意市集人氣升溫,從首屆KIC知識藝術節的大學路市集,到“隴上春日好市”市集,紛紛玩轉閱讀的N面,解鎖不一樣的沉浸式閱讀體驗。
五年前的世界讀書日,隴上書店梅隴店開業,兩年后位于校園內的晨園店開業,為華理師生及周邊居民帶來了屬于自己的閱讀文化空間。今年隴上書店開業5周年之際,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隴上書店、華理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華理研究生會在青春河畔開啟“隴上春日好市”市集,策劃“肆閱書香,相約華理左岸”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豐富師生讀者的閱讀生活。
“日漢對譯”系列,迪士尼大電影系列等暢銷書,深受“華二代”和華理學生歡迎。除了精品好書與文創產品,市集充分結合校園與書店特色,開展趣味活動。比如,書店門口白板上“猜書名”,現場猜對的讀者可獲贈相應圖書。隴上書店圍繞自家開發的“期待咖啡”,來了一場“啡嘗期待”特別體驗,做成“一把抓都歸你”的趣味游戲,人氣頗旺,僅用半天,事先準備的散裝掛耳咖啡就被一“抓”而空。
(相關資料圖)
結合華理社近期科普書《118化學元素》,“錸鋇鉻元素周期表鈀”邀請參與者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按周期順序背誦,背誦到不同周期即可獲得相應禮品。在化學專業見長的華東理工大學內,該活動深受師生喜愛,化學專業的學生大多能背到第四周期,甚至還有“華二代”能橫著或豎著背。
華理研究生會“摘星星的ECUSTer”公益攤位上,小卡片寫著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小朋友在讀書日的愿望,參與者幫助孩子們實現愿望,會獲得對應孩子親手制作的手工繪畫作品。所籌善款也將全部用于實現孩子們的讀書愿望。
“撕掉定義”攤位鼓勵華理青年“撕掉”展板上“年輕人很浮躁”“只會追星”“只會刷手機”等便簽條,在畫板上畫下自畫像,鼓勵華理青年允許、尊重自我存在,打破固有標簽,自信展現不被定義的青年力量。市集內還有圖書交換、手繪、手作拼貼詩、花卉、攝影等近20個創意攤位,為校園注入新活力,展示了高校新面貌。
在隴上書店晨園店,面向“華二代”的科普講座,互動指數拉滿。為什么說青銅器的出現是中國文明發展的標志之一?秦始皇陵里的汞河真實存在嗎?硅在中國古代與現代的文明發展中發揮了哪些作用?為什么說鈦元素可以“上九天,下五洋”?《118化學元素》一書作者、戴升教授與張馨予帶來華理社“原來這就是科學”系列講座第一講“化學元素的故事”,將枯燥的化學元素周期表,結合人類文明,特別是中華文明發展史,用故事的形式,博古通今,向孩子們展示化學元素的魅力。目前,《118化學元素》一書累計銷售超6萬冊。
隴上·人文講壇現場,社會學家曹錦清教授“中國式現代化的若干思考”主題講座,吸引許多讀者做筆記。隴上·人文講壇以“暢談人文社科領域的新觀點、碰撞思想的新火花”為主旨,自2021年起已連續舉辦31期,形成了社會學、傳播學、文化學等系列主題,也成為華東理工大學以及毗鄰社區的重要文化品牌。
受悅悅圖書邀請,華理社作為受邀50多家高校出版社之一,也參與大學路首屆KIC知識藝術節,通過直播吸引人氣,推薦精品好書,成為藝術節攤位上一道風景。
華理社隴上書店還參與了廣西師大出版社發起的“閱讀1小時”項目,倡導讀者放下電子設備,拿起書本,在隴上書店空間進行1小時閱讀活動,推動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傳播每天閱讀的理念。
作者:許旸
圖片來源:主辦方
編輯:王筱麗
責任編輯:柳青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