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記者 徐婧)北京正在開展“類博物館”的開放培育試點工作,加快博物館之城建設步伐。為激發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博物館事業發展,24日,北京首家“類博物館”崇德堂匾額博物館掛牌開放。
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截至2022年底,北京共有備案博物館215家,年均接待觀眾量超過5000萬人次,博物館日益成為市民喜聞樂見的重要文化場所和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除這些備案博物館外,北京還存在大量具有或具有部分博物館收藏、展示和教育功能的場館,其中相當一部分為民辦場館。推動這類場館對社會有序開放,對于激發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北京博物館事業發展、豐富博物館門類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5月,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類博物館”培育計劃,鼓勵將具有部分博物館功能、但尚未達到登記備案條件的社會機構,納入行業指導范疇,做好孵化培育。
北京市文物局與相關部門和區政府聯合開展了對北京地區“類博物館”的開放培育試點工作。該局印發《“類博物館”開放培育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類博物館”試點工作組織機構、開放形式、管理形式等,并通過各區推薦、專家推薦等流程確定了首批“類博物館”開放培育試點單位。
此外,該局還邀請專家組建“類博物館”開放培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各試點單位進行培育指導,提升“類博物館”的專業水平。積極探索實行市、區、屬地與“類博物館”機構共同管理的新模式,促進“類博物館”健康發展。
據了解,北京首家“類博物館”崇德堂匾額博物館位于朝陽區,該館藏品豐富、主題鮮明。館內文化展示區在全國征集400余塊道德文化古牌匾,500余張古拓片,當代書法家書寫的千余幅道德書法作品以及篆刻家篆刻的200余方印章等。
下一步,北京將完善“類博物館”培育工作機制,通過整合備案博物館、“類博物館”、博物館外溢空間等各類資源,加快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步伐。(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