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橋村村民將香椿芽進行打包張暢攝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荊門3月28日電(鄒浩 彭迎兵)春分已過,香椿樹開始抽芽吐翠。近日在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七橋村,村民們手挎竹筐,忙著采摘新鮮的香椿芽。
香椿芽,被稱為“樹上蔬菜”。它既是春季限定的“禮物”,也是“身價不菲”的時令菜。
七橋村村民將香椿芽進行打包 張暢 攝
近年來,七橋村依托資源優勢和地理條件,建設香椿種植合作社,發展特色鄉村休閑采摘旅游,小小的香椿樹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大產業”。
七橋村黨支部書記陶澤武介紹,該村自2019年引進香椿種植,目前種植面積已達270畝。“每公斤價格為40元至70元,每天至少可采100多公斤。”陶澤武說。
七橋村村民采摘香椿芽 張暢 攝
七橋村香椿產業的興起,緣于陶澤武和親戚的一次聊天。“我聽四川大竹縣的親戚說,他每年都在3月份休假,在這期間賣香椿,一個月最少可以賺10萬元。”陶澤武稱,2019年3月,他驅車前往大竹縣考察,認為香椿非常適合農村發展,香椿易栽易管,技術難度不大,投資回報快,投資收益時間也長,于是決定回村推廣發展。
七橋村村民采摘的香椿芽 張暢 攝
“我們從四川引進的是‘紅油香椿’,和普通綠香椿相比,這個品種成熟早、品相好、產量高。”陶澤武介紹,2019年11月,采取“村級領辦+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七橋村栽下了第一批香椿樹苗。2021年3月,七橋村的香椿樹芽開始出芽,僅一個月時間,除去開支,村集體收益2萬多元;2022年產量增加,村集體純收入6.8萬元。
七橋村村民采摘香椿芽 張暢 攝
近日,在七橋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十幾個裝有香椿和冰袋的泡沫盒被放置在桌上,等待著通過京東、順豐等快遞銷往全國各地。2022年3月起,七橋村和鎮里的電商平臺合作經營,電商平臺每幫助賣一斤香椿收取2至3元的運營費用,提高了香椿芽的銷售量。截至目前,電商平臺的香椿芽銷量已經超過1500斤,不僅供不應求,而且零差評。
陶澤武表示,現在該村不僅能賣香椿芽,還能培育香椿樹苗。未來將利用山林地,擴大香椿樹種植面積,把香椿產業打造成七橋村的支柱產業。(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