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評論員 邱延波
為巧家縣縣城人民高興,他們生活在一個干凈的城市。
3 月 23 日,云南省巧家縣融媒體中心發布《關于加強臟車出入城綜合治理的通告》。根據《通告》,車身外表有明顯污跡、灰塵或泥土,車頂有積塵的;輪胎、擋板、底盤沾帶泥土的;不得在巧家縣城區道路上行駛。
為了縣城的干凈衛生,為了巧家縣城人民的幸福生活,巧家縣煞費苦心。當地的初心是好的,但這項政策有沒有征求過人民的意見,有沒有法律依據?禁止臟車輛通行,應該有法律支持才可以吧。如果沒有相關法律支持,政策的隨意性是不是太大了?
禁止臟車入城,臟的標準是啥?相關執行者心里有沒有數?會不會造成標準不一隨意執法?這可難為了執行者,如果執行太松,可能有漏網之魚;如果執行過嚴,又會影響百姓正常通行。對于臟車的標準,普通百姓可能也會有不一樣的標準,到底是拿著白手套在車頂擦一下看算不算臟,還是肉眼可見厚厚一層灰塵才算臟?百姓心里沒譜,每次開車可能都沒信心了。
隨意出臺這樣的任性規定,會不會造成滑坡效應?今天臟車不能進城,明天就有可能人的衣服臟了不能進城,后天就有可能人不洗臉不能進城。
網上查一下,不難發現巧家縣禁止臟車進城是有 " 歷史傳統 " 的,早在 2020 年,云南巧家縣人民政府官網就發布過《巧家縣人民政府關于禁止影響市容環境衛生車輛在縣城建成區通行的通告》,內容與今天的通告幾乎一模一樣。
三年前,禁止臟車入城,是進城前的道路都是泥路還是其他什么原因?三年過去了,進城的車輛還是比較臟,同一個問題三年都沒有解決?那當地的思路是不是應該變通一下?與其禁止臟車進城,不如找出進城的車比較臟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把導致車臟的原因解決了,就解決了臟車進城的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