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聯影醫療對外公布其在放療設備領域的進展。
據聯影醫療放療事業部總裁倪成最新介紹,目前,該設備已實現從核心部件到軟件算法全面自主研發,在臨床應用上,可以將腫瘤患者原來需幾周才能完成的首次放療壓縮到23分鐘之內。
(相關資料圖)
同日,聯影醫療攜手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王俊杰主委以及多家頂級醫院,共同發起中國首個放療高質量發展聯盟,并號召更多聯影用戶醫院加入。下一步,聯盟將致力于從五大層面推進中國放療事業發展。
聯影醫療最早于2018年就獲批上市了一款放療設備uRT-linac506c,該設備同時是行業首款診斷級CT引導的一體化放療加速器產品。在這之后,與公司此前在CT、MR等大型醫療器械設備上一貫遵循的“高舉高打”路線相似,聯影醫療一直深入國內頂尖醫院解決實際臨床應用問題,但鮮少對資本市場提及其在放療設備領域的市場進展。
作為癌癥治療三大手段之一,第三方咨詢機構Frost&Sullivan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國內放療市場由2008年的58.3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269億元,年復合增速為24.42%,并在2025年有望超過880億元規模。不容忽視的是,2020年前后,西門子醫療在內的國際醫療器械設備巨頭通過并購等方式,再次涉足放療設備領域,聯影醫療能否繼續順利拿下中國這一國產率最低的高端醫用設備市場?
國產放療設備市占率仍低
隨著人類對腫瘤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新技術的不斷加持,腫瘤治療正在進入“精準醫學”新時期,放療在癌癥治療手段中地位日益突出。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抗癌聯盟報告顯示,約有70%的腫瘤患者在治療的不同階段需要用到放療。與此同時,約56%腫瘤患者可治愈,其中放療貢獻占比達22%,這一對腫瘤治愈率的貢獻已經接近手術。
從過去數年的臨床應用來看,國產放療設備長期面臨著設備數量缺口大、專業人才少、技術滯后致不夠精準等問題。
在諸多影響因素中,“設備的精準度對放療的重要性可能遠遠超過了其他治療手段?!敝袊t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療科物理主任戴建榮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放療流程簡單來看,首先醫生必須利用影像設備采集到的圖像來精確定義需要進行放療的邊界范圍,這就要求圖像質量越好越精準。此后,物理師需要通過計劃系統模擬患者放療的情況,一旦有毫厘之差,一來無法治療惡性腫瘤,二來也會對周圍的正常組織造成嚴重損傷。因此,我們希望最好的機器能精確到幾乎到亞毫米級別。
在以聯影醫療為代表的本土醫療器械設備企業獲批上述直線加速器后,于金明指出,坦率地說,我們現在的放療水平和西方并沒有什么差距,我們當下與未來就是國內要創新,既要0到1的原創,也要1到無窮大的吸納創新。
但眼下需要直面的現實是在國內放療設備市場,本土產品與國際醫療設備巨頭占有率的差距仍遠遠高于CT、MR等,瓦里安和醫科達兩大巨頭目前依然占據了大多數市場份額。從“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規劃編制基礎研究課題放射治療組地區調研數據來看,國內現有用于放療的直線加速器2139臺,其中進口設備1803臺,占比84.3%;國產336臺,市占率僅為15.7%。
此外,這一市場直接吸引了國際醫療器械巨頭更為重視對中國放療市場的布局。飛利浦與醫科達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加強在中國市場戰略融合;2020年,西門子醫療則宣布以約164億美元完成收購瓦里安,將產品線拓展至放療設備領域,并有望借助其自身的銷售隊伍繼續拓寬瓦里安在中國市場的銷路。
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老齡化發展,讓供需不平衡的局面更加擴大,更使得國內放療設備企業迫切提出創新技術解決方案,應對這一嚴峻的挑戰。
政策利好或帶動放療設備裝機
在過去十年時間里,聯影醫療通過大筆資金投入研發,構建了包括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產品、生命科學儀器在內的完整產品線布局。按2020年度國內新增臺數口徑,聯影醫療的MR、CT、PET/CT、PET/MR及DR產品排名均處在行業前列。
在這基礎上,據聯影醫療介紹,2013年開始,公司先后將診斷級別CT融入放療,顯著提升了放療精度。同時,該設備及操作系統支持定位、勾畫、計劃、治療和質控全流程在線智能生成或實時調整,實現個體化精準放療與一站式放療,也使得整個放療過程更高效。在uRT-linac506c上市五年后,聯影醫療也如預期實現了在放療裝備領域對進口產品從“跟跑”到“并跑”階段的轉換。
顯然,聯影醫療不滿足于此,按照其在CT、MR等領域的一貫“打法”,公司將致力于“領跑”。聯影醫療究竟將如何突破?
“過去一說到國產醫療設備的優勢,大家都會說性價比。但現在國產設備的優勢一是在于本土化制造,二是為中國患者解決更多特有的臨床問題,或者根據中國醫務人員的使用習慣來研發、制造,尤其是基層醫院更需要穩定性、可靠性特別強,操作相對不那么復雜的設備,這對于提升放療效率也極其重要?!敝袊t學裝備協會放療裝備與技術分會秘書長、北京協和醫院醫學工程處處長邱杰向《證券日報》表示。
邱杰認為,這幾年放療領域成長的速度稱得上醫療設備中最快的領域之一,所以它的容量是幾年前乃至十年前是完全不可比擬的。按照每百萬人口人均保有量等指標估算,國內還需再配備四千多臺加速器才能滿足需求,目前,國內裝機量為兩千多臺,另考慮到人才的培養、安裝的速度等各種原因,在“十四五期間”也會有一千多臺的需求量。
據聯影醫療高級副總裁、首席品牌官俞曄珩透露,此次聯影醫療聯合成立中國首個放療高質量發展聯盟將發起五大關鍵行動,包括聯合攻關“卡脖子”和“臨門一腳”技術,實現全面自主可控,加速世界引領性的新產品、新技術攻關和產業轉化;通過多中心合作,推動規范與標準制定,提升診療同質化水平;聯合推廣云端放療遠程協同,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將聯合開展放療醫師與物理師培訓,全面提升人員數量與質量;攜手提升放療學科在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提升學科影響力。
華西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受醫療新基建需求拉動,輔以貼息貸款、專項債等資金面扶持以及最新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證寬松調整帶來的可及性提升,預計聯影醫療為代表的國產企業將迎來高速發展窗口期。
關鍵詞: